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问答>正文

轿车能带400ah副电瓶吗?

人气:397 ℃/2024-02-16 19:45:09

轿车发电机功率比较小,额定电流在90-120a之间。而400ah的电瓶容量过大、充电电流大,充电时间长,原车的发电机会长时间处在大功率大电流状态下工作。这种情况下要么保险烧断、要么线路烧毁、要么发电机损坏。

如果是锂电池还有考虑的余地,可以通过设置充电电流降低充电功率来避免发电机烧毁,但是过大大容量需要更长的充电时间,行驶时间短电池充满电的时间过长,大容量电池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很简单,电池容量大并不代表你可以肆意用电,虽然用电时间长很多但是旅途中决定电池放电时间的是电池充入电量的多少。

换句话说,400ah的电瓶用大功率电器可以用的很久,但是旅途中把电池放空后就要考虑充电的问题了!假设充电电流30a,那么至少要连续行驶14小时才能把电池充满电,这还没有考虑后期电流下降的问题。自驾游总不能一天跑十几小时的路吧,如果一天行驶五小时,那么电瓶只能冲进去150ah,充不满电充电时间不足的情况下400ah的电池容量剩余150ah左右,400ah的电池因为没有持续大电流充电,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当200ah的电瓶使用,因为电池始终没有机会吃饱!

如果加装的是400ah铅酸电池,那么基本上没有办法控制充电电流。原车电池容量仅仅在40-80ah之间,充电电流并不会太大。

一般情况下最大充电电流达到30-40a左右,个把小时就可以把原车电池充满。而换用大容量电池那么充电电流还会更大,毕竟大容量电瓶内阻比较高,我们看一下400ah电瓶内阻组阻值:

表中可以看看到,250ah的单体蓄电池内阻只有1豪欧,而原车60ah的电池内阻在6.5豪欧左右。通过电池内阻大小可以判断电池寿命,内阻大电则剩余寿命小,反之亦然。

同时内阻大小也会影响电瓶的充电电流,在同样的供电电压下,内阻大的电流大还是内阻小的电流大呢?当然是内阻小的电瓶充电电流大,如果看成负载的话,自然是内阻小的电器工作电流大。你把400ah的铅酸电池装到轿车上,那么充电电流肯定要过60ah,这就对相关线路与发电机造成了威胁。

还有的朋友肯定会说了,用电瓶隔离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其实电瓶隔离器也只是单纯的断开、结合而已,并不能调整充电电流大小。隔离器的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开关而已。我们看一下具体应用图:

两块电瓶负极直接并联接地,两块电瓶正极之间通过隔离器连接在一起。车辆启动时隔离器处在断开状态,几分钟后检测到主电瓶上升到13v左右时,证明原车电瓶已经不需要过大的电流充电了!有了13v电压后,控制器87脚与30脚连接。这时候就避开了车辆启动后的短时间大电流充电的问题,副电瓶与主电瓶正极之间并联连接后,主电瓶开始充电。整个过程中隔离器和仅仅是检测几组电池电压而已,检测后根据做出通断指令,并不能调整充电电流大小。

这就是不能用400ah电瓶做付电池的一个原因!只有额外增加装充电路来控制充电电流大小,才可以避免发电机损坏、可以避免供电系统超载引发火灾。即使用上了充电模块控制充电电流,但是在短途用车的情况下,电瓶也难以充满电。这样一来电池浪费1/2的容量左右,电池始终吃不饱也因也就没有必要上大容量的副电池!

  • hcie是什么证书

    hcie是什么证书?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HCIE全称为Huawei Certified ICT Expert,意思是华为认证ICT专家,是华为认证体系中最高级别的ICT技术认...

    科技查看全文>>
  • 日产新轩逸首保做哪些

    日产新轩逸首保时主要更换汽车的机油和机油滤芯。日产轩逸的首保周期为5000公里或三个月,以先到为准,汽车的保养周期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时间指标,另外一个是里程指标,汽车首保周期要...

    问答查看全文>>
  • 宝来碳罐在哪里?

    宝来碳罐在油箱与发动机之间,由于汽油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燃油箱经常充满蒸气,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蒸气引入燃烧并防止挥发到大气中,这个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碳罐...

    问答查看全文>>
  • pmp可以直接考试吗

    pmp可以直接考试吗?小编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pmp不能直接考试,因为报考时,有一项硬性要求,需要提供35小时的培训证明,所以考pmp需要参加培训。下面我们具体来说一下参...

    科技查看全文>>
  • 起亚k3气囊插头在哪

    在每个气囊下面都有。汽车的安全气囊位置都会有一个标志,写着air bag。安全气囊的电脑版就是安装在排挡杆前面或者是档杆下面的位置。现在汽车多半都会汽车的主副驾驶座位配备安全气...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