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冷知识>正文

为何肝硬化病人易合并消化道出血?

人气:474 ℃/2024-02-16 05:05:40

肝硬化是致病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慢性过程。其病理基础是肝小叶的组织结构发生异常重建,即发生肝纤维化和结节性再生。在肝硬化早期,病人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左上腹隐痛或不适、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出现消瘦、乏力、精神不振、厌食、腹胀、黄疸、胃肠出血、蜘蛛痣、肝掌、腹水等严重病症。有的男性肝硬化病人可出现乳房发育,女性病人可出现月经不调。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由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黏膜病变,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性消化道溃疡是肝硬化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是出血量大,病情变化迅速,来势凶猛,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人的死亡率高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以往被称为&ldquo腐烂性胃炎&rdquo、&ldquo充血性胃炎&rdquo和&ldquo出血性胃炎&rdquo,近来又被称为&ldquo充血性胃病&rdquo,其组织学特点是黏膜和黏膜下的毛细血管扩张,扭曲和不规则,易破裂出血晚期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不全引起胃肠黏膜糜烂、溃疡,以致消化道出血,称为肝性胃肠功能衰竭。此外,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障碍等也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