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如何把竹文化融入到紫砂壶艺术中?

人气:420 ℃/2023-08-06 15:06:50

宜兴紫砂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又因为植根于江南阳羡,有历代文人的密切参与,使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人文雅趣。竹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历来受到文人激赏,宜兴又有竹海之称,故紫砂艺术与竹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扬州八怪郑板桥爱花兰竹,并题咏竹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岩石中,千磨万击仍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同时,竹与大众密切相关,竹制品是生活必需品,竹刻、竹编是悠久的民间工艺美术,竹文化也是重要的民俗文化,民间有梅开福贵,竹报三多、竹报平安之说。

总之,竹文化对文学、绘画、园林、音乐、宗教以及工艺美术有深远的影响。宜兴与紫砂艺术与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未出土时已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因四季常青,人们把松竹海并称岁寒三友;又因竹竿挺拔、刚直不阿而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竹与大众密切相关,竹制品是生活必需品,竹刻、竹编是悠久的民间工艺美术,竹文化也是重要的民俗文化,民间有梅开福贵,竹报三多、竹报平安之说。总之,竹文化对文学、绘画、园林、音乐、宗教以及工艺美术有深远的影响。宜兴与紫砂艺术与竹文化联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以竹入壶

竹是紫砂花货重要的创作题材,竹型茗壶已成为紫砂塑器的一大门类。有以一节竹筒造型成壶的,如清中期女艺人杨凤年的竹段壶,即以一段竹筒为壶身,竹枝为嘴、把、钮,并贴以竹叶数片,简洁巧妙,已成经典。也有多竹乃至一捆竹如壶的,如五竹壶、龙头一捆竹。以竹入壶的另一种做法是光货壶体上用竹枝、竹叶做嘴、把、钮等壶的附件,如小型竹节壶、珍竹提梁壶等等。总之,竹是紫砂创作的重要题材,以竹造型是紫砂造型艺术的一大手法和组成部分。

以竹饰壶

这里的以竹饰壶除了前述以竹枝竹叶作为光货壶体的附件外,主要指在壶上陶刻、堆雕、泥绘等手法饰以飘逸潇洒的竹画或题写咏竹赞竹的诗句,由于竹文化的渗透而使壶的品味不同凡响,充分体现出文人雅趣。如1948年顾景舟制5把大石瓢由沪上著名书画家吴湖帆书画装饰,其中4把均以风动疏竹,并分别题咏诗句。近年有人在紫砂挂盘、壁画、陶联上刻上竹诗画,成为受人欢迎的陈设艺术品。可见,以竹饰壶,把竹文化与紫砂相结合,让人在品茗玩壶时,品味竹的潇洒飘逸,虚心劲节,壶、茶、竹融为一体,岂不美哉。

以竹名壶

壶名直接体现壶的文化品位,凡以壶入壶的作品在命名时都少不了竹或竹文化。有象形命名:竹段壶、四方竹段壶、五竹壶、一捆竹壶、佛肚竹壶、珍竹提梁壶等等,直接以竹名壶,形象直观,通俗易懂,非常亲切;还有引申命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有一款壶取名高风亮节,画龙点睛的突出了这把以竹造型的巨壶的气势神韵,较为完美地体现了竹文化。

现货欣赏

此壶壶身是一捆竹围成,竹节高低错落,竹段逼真动人,美观自然,嵌盖融入壶身,一小段竹节作桥形壶钮,贴花装饰的竹叶更显清新有趣,壶嘴弯流设计,竹节粗细过渡,韵味动人,壶把也是竹段,筋骨分明,力道十足,此作通身都是竹,真让人赞叹不绝。

以竹为主题,壶腹若一节圆竹鼓出,精气神足,饱满喜人!圆嵌气密性佳,流、把、钮竹节构筑,气韵贯通,衔接流畅,贴塑竹叶于壶盖、壶身,贴花细致,立体生动!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pmp考试是什么

    pmp考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pmp考试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

    科技查看全文>>
  • 写给红颜知己的话

    1、也有人说,红颜知己,是兄弟,是姐妹。是对方没有把自己当成女人,自己也没有把对方当成男人的关系。2、男人若想拥有红颜知己,首先自己应该是一个宽容大度而又不缺少机智,幽默风趣而...

    句子查看全文>>
  • 手机怎么交违章罚款单?

    手机交违章罚单的方法:1、点击支付宝,最下面有一个“更多公众服务”,点击进入;2、进入看到“交通违章办理”,点击添加;3、在“交通违章办理”里面窗口的左下角,有查违章的功能。点...

    问答查看全文>>
  • 2022年最流行的情感语录

    1、看到你的一句永垂不朽,让我想起了东方不败。2、时间可以见证爱情,但是不是所有的爱情都经得住考验。3、所有我曾经为了你付出的所有真心,如今都成了蒙上灰的旧物。4、这短短的一生...

    语录查看全文>>
  • 福克斯行车电脑怎么复位?

    福克斯行车电脑应该按以下方法进行复位:1、长按雨刷头上的上下键,哪个都可以。中控屏幕就会出现让你选择的列表。上下键选择,雨刷下面哪个键确定;2、新车入手后,有好多功能需要熟悉和...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5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