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问答>正文

自动挡车怎么下坡路最安全?

人气:191 ℃/2023-11-05 07:12:28

现在买自动挡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自动变速箱的发明本来就是为了简化操作,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要稍微注意一下用法确保安全,比如——下坡。

开自动挡下坡的三个原则:严禁挂n档、缓坡用d档、陡坡限升档。下面一一给出详细解释:

1、为什么下坡不能挂n档?

以前手动挡的司机为了省油,会在下坡的时候挂空挡滑行,而现在很多自动挡司机也会效仿。现在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自动挡变速箱的n档和手动挡的空挡不是一回事,不建议这样去操作。

理由一:和手动挡一样,自动挡在挂n档后变速箱和发动机也会处于分离状态,因此车辆就丧失发动机的拖拽力,在重力作用下越滑越快,从而给刹车系统造成比较大的压力,甚至有失控的风险。

理由二:当车辆滑行下坡,如果挂在n档上,变速箱的输出轴会在车轮的逆向驱动力下高速旋转,因此需要充足的变速箱油来对它进行散热和润滑。那么问题来了,变速箱油泵是由发动机驱动的,而此时发动机恰恰仅处于怠速状态,这么低的转速根本无法将充足的油液供给变速箱,所以就容易造成变速箱润滑不足,温度升高,加剧磨损。

理由三:在挂n档时,虽然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多片离合器分离,但间隙很小。此时变速箱侧的离合器片在高速旋转,而发动机侧的则是低速旋转,那么在如此近距离下就容易产生共振或滑动摩擦,造成离合器片的损伤。

2、下缓坡建议挂在d档上

如果坡道不是很陡,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挂在d档,再配合适当的刹车即可。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d档时车辆可以充分享受发动机的拖拽力,不至于无限加速,这样既安全又可以减轻对刹车系统的磨损,一举两得。

不过挂d档下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自动变速箱会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车速来进行换挡操作的,如果坡道比较陡,驾驶者刹车又不够积极,那么随着车速越来越快,发动机的转速也被越拖越快,变速箱就会自动升入更高档位。档位越高,变速箱齿比就越低,车辆下滑得就越快,变速箱就会继续升入更高档位,如此就会恶性循环,车辆越滑越快。

3、下陡坡建议主动限制升挡

上面我们已经了解,由于自动变速箱换挡逻辑的局限性,下陡坡时有可能会引发无限升档的情况,因此对于陡坡我们就要善于使用一些自动挡上的特殊功能,来限制升档。不过由于不同车型自动挡的设计和用法都有区别,我们就来整理一下常用的几种用法。

方法一:挂入s档

这是最常用的办法,因为s档的换挡逻辑是升档滞、降档积极,所以利用s档可以有效规避陡坡无限升档的问题。

方法二:挂入手动模式

这也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办法,那就是当下陡坡车速还不是很快的时候挂入手动模式,这样变速箱就会一直停留在当前档位,不会继续升档。不仅如此,你还可以根据需要主动操作升降挡,让下坡变得更加可控。

方法三:挂入3、2、1或l档

这几种档位一般存在于老式自动挡汽车上,现在比较少见了。它们的具体含义是档位最高可以升到3档、2档、1档等低速挡。下陡坡时可以根据坡道角度和希望的车速挂入相应的档位,数字越下坡速度就会越慢。不过由于这种低速挡的使用需要一定经验,否则很容易判断不准,影响驾驶体验,所以渐渐取消了。

总而言之,自动挡的车虽然操作简单,但对于下坡,尤其是下陡坡还是有一定使用讲究的。并不是说d档走天下就一定不行,但如果善于使用特殊档位可以让开车变得更安全,何乐而不为呢?

  • 出生的牛宝宝取名宜用字

    牛宝宝取名宜用字小知识有哪些?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宜用有字根的字大家都知道,牛是素食动物,其主食中最为喜爱的便是草。所以宜用有艹字根的字来给牛宝宝取名,有着食物多得吃不完、...

    生活查看全文>>
  • 一汽森雅r7怎么样?

    家用车里值得购入的森雅R7算一个,性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适用性也高:1、先说外观,我非常喜欢这车的外形,森雅r7的外观设计,饱满不错,颜值饱满轴距够大,看着很大气,上挡次。R...

    问答查看全文>>
  • 湿热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

    湿热体质的表现:常见表现:湿热体质者一般形体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容易心烦急躁,对夏...

    茶叶查看全文>>
  • 小葫仙历险记之自制养生中药茶179

    上一期我们说到,小葫仙、完颜、老杜、修为一行四人去酒楼里吃午饭,完颜因为陈没药的伤,心事重重,不知不觉喝进去不少酒,醉的不省人事,小葫仙亲自去厨房做了一道解酒保肝的小菜,逼着完...

    冷知识查看全文>>
  • 读起来很温柔的文案

    1、世界欠你的温容我来给。2、幸福就是,美食在锅,好友想念,不问明天。3、这座城市风很大,孤独的人总是晚回家。4、你从春光里走来,我便明了春天的一切美好都齐全了。5、当你终于因...

    句子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5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