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品牌>正文

电视品牌推荐榜 电视哪个牌子好

人气:197 ℃/2023-09-06 11:52:04

电视哪个牌子好?它们分别是SONY/索尼、SAMSUNG/三星、TCL、Hisense/海信、MI/小米、LG等。小编为您整理了电视品牌推荐榜,沙发一躺,怎么能没有一台好电视呢?。

索尼 SONY 日本

索尼于2013年将旗下面板厂股份全数卖出,至此失去了电视上游产业的话语权。目前索尼电视面板依赖华星光电、LG显示,处理器依赖联发科等厂商供货。不过索尼电视的画质芯片和调校技术,仍然在全球极具口碑。据Omedia数据,索尼位居2021年全球电视份额第6位,是唯一仍然强势的日系电视厂商。在国内,索尼更是站稳了高端市场,收获了大批信仰“索大好”的忠实粉丝。

大部分国行版本的索尼电视配置与海外版本相同,但售价却良心不少。在国内同一档次的索尼电视也比三星、LG便宜约1000元,这也是为什么索尼在国内会如此备受追捧。但在众多品牌的追赶下,2021年的索尼新品电视不再像以往可以“闭眼入”。索尼液晶电视X90J/X95J都显得非常挤牙膏,甚至略有翻车,相对而言索尼的OLED系列更值得购买。

画质芯片和独门调教

长期以来“买电视就是买屏”被很多消费者奉为金科玉律,这种观念的确符合消费常识。但光靠面板是无法输出极致画质的,厂商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调度水平,才能充分发挥硬件上的优势。索尼是独立画质芯片的开山鼻祖,这个芯片仅用于画质处理,能在硬件基础上赋予电视更具厂商特色的画质调校方案。索尼画质芯片还能实时提取并分析画面元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图像处理,这与手机上的AI图像优化十分相似。

索尼的诸多“黑科技”画质处理技术也深刻影响了行业。如今常见的全阵列分区背光、SR超解像、量子点技术,分别提升了液晶电视对比度、解析力和色彩表现。这三者均是由索尼率先应用于电视产品,如今它们分别称为“精锐光控”、“4K倍线技术”和“特丽魅彩”,沉淀为索尼独特的软硬件调教技术。

优势与挑战

时至今日,索尼在动态补偿和HDR色调映射上仍有不小的领先,这些对大众最普遍的观影体验提升非常显著。索尼的“明锐动态”动态补偿技术通过只在画面局部插黑帧的方式,将最普遍的24/50/60帧每秒(fps)的视频,插帧为100/120fps。成倍地提升流畅度的同时,不会像其他厂商的算法那样损失画面亮度,对于爱看球赛的消费者非常实用。迄今所有的电视硬件上都难以完美达到HDR要求,在进行HDR内容播放时就需要色调映射进行实时调整。索尼电视的算法对于无法看清暗场的“死黑”问题,和无法看清亮场的“过曝”问题的解决堪称行业翘楚,至今仍是众多厂商学习的对象。

索尼很多黑科技从原理上并非新奇,甚至有些已经被其他厂商广泛应用。但索尼拥有在影像行业数十年所积累的庞大数据库和技术经验,这支撑其实施更准确、更容易被大众喜爱的画质调教方案,这也是“电视只分为索尼和其他”这样论调出现的原因。但必须要说,随着韩系和国产电视厂商崛起,电视上掀起了硬件 “军备竞赛”的风潮,索尼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硬件上的缺陷很多时候是各种软功夫调教也难以救回的,很多索尼的中端机型已经因此不再具备独特优势。

产品系列:OLED更值得购买

索尼电视基本都配备独立画质芯片,以XR-为前缀的机型搭载最新的XR认知芯片,前缀 KD-则为经典的X1画质芯片。如电视XR-65A90J中:65代表尺寸;A90代表OLED系列旗舰;J代表2021年上市(H/G为2020/2019年)。

X系列为4K液晶电视,由低到高依次为X80/X85/X90/X95J。其中仅有X90J和X95J采用了较为全面的硬件配置:全阵列分区背光、120Hz高刷新率和索尼的大部分黑科技调教,其诸多画质维度仍然是标杆级别的表现。X95J配置上进一步增强,分区数增加到百级,还搭载了广锐视角技术的顶级液晶面板,在拥有良好的对比度表现同时,极大提升了可视角度。但X90J/95J配置上和前代产品差异甚小,售价却有所提升, X95J更是出现了“格子门”事件,索尼新一代液晶4K电视实在是不够“香”。

A系列则为OLED电视,2021有A80J/A90J两个系列。索尼是为数不多能与LG在高端OLED市场形成竞争的品牌。在多方测评中,索尼的两款OLED在电影画质上的得分都高于LG的OLED电视。OLED本身代表了目前电视的最高画质水准,因此索尼OLED电视堪称行业的画质顶峰。A90J融入了更多索尼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调教,是目前峰值亮度最高的OLED电视。不过A90J相比A80J同尺寸高出约5000元,但是总体产品力差距不大,后者更具性价比。

Z系列为8K液晶电视,尽管索尼在Z系列上使用的“集束光控”技术,真正实现了对单独的LED背光灯进行精控。但从多方真机实测结果看,几乎所有的8K电视在色彩、流畅度等方面上都比不上4K顶级旗舰电视。再加上8K视频资源实在有限,目前消费者没有必要为了清晰度这一块“长板”,支付更多资金追求8K电视。

高度开放的安卓TV系统

索尼电视搭载原生安卓TV系统,十分干净简洁,无开机广告。且国行的系统由于没有Google框架,其流畅度甚至要好于国外的索尼电视。安卓系统的开放性极佳,仅需要U盘就可以安装为数众多的第三方APP,内置系统缺乏的功能都可以自行填补。

索尼电视比起三星、LG旗舰,最大的缺陷在游戏支持方面。直到2021年末,索尼电视才逐步通过固件升级获得了VRR可变刷新率、ALLM低延迟技术和游戏HDR自动映射,效果有待优化。以上缺陷对于索尼PS主机玩家影响不大,但对XSX和PC主机用户都是极大的减分项。

因为国内销量不错,索尼拥有庞大的买家群体,活跃于多个社交平台。索尼销售网络完善,售后口碑也非常良好。对于更喜欢看影视内容、追求高画质电视的消费者,索尼电视总是优质之选。

三星 SAMSUNG 韩国

三星常被称为电子消费品领域的“帝国”。三星旗下面板厂三星显示(以下简称SDC)通过十多年不计成本的反周期投资和研发,颠覆了日系电视面板厂商的垄断地位。如今三星在电视产业上下游保持了强大的话语权,创造了很多深刻影响行业的技术突破。三星的工业设计也是首屈一指,很多电视制造规整、轻薄、质感高,极富现代美感。三星电视产品线齐全,各价位均有布局,全球出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SDC的Super AMOLED面板在手机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但电视OLED面板却落后于老对手LG显示。2021年11月SDC全新的QD-OLED面板方才正式量产,其融合了OLED和量子点技术,估计2022年就可以见到搭载这一面板的OLED电视上市。目前三星主要仍在液晶电视方向发力,量子点、Mini LED等液晶改良技术的应用走在最前列,还拥有8K、Micro LED等电视产品抢占技术领域最高点。

三星液晶电视系列由低到高为:晶彩4K系列、QLED系列、Neo QLED系列。其顶尖液晶旗舰几乎都能代表同期液晶电视的技术巅峰。尽管三星电视定价不菲,但在国内三星的一些老旗舰常常有大跳水级别的降价,颇值得购买。

QLED量子点技术

三星把运用量子点技术的电视称为QLED,其实是一种营销手段,准确来说应该叫QDEF液晶电视。其在电视背光源上覆盖一层量子点膜,背光照射后能够激发出颜色纯度更高的光,对液晶电视的色彩表现大有助益。量子点依然属于液晶电视的改良,虽然不似OLED那般彻底革新,但对画质也的确有改善作用,也更成熟、成本更低。如今如果一款液晶电视宣传具有一流的色彩表现,硬件上配备量子点技术是必须的。

三星搭载量子点技术的产品线为QLED系列,型号以QA打头,例如QA85Q70AAJXXZ(一般简称85Q70A):85代表尺寸;A代表2021年上市(T/R代表2020/19年)。随着量子点技术在众多厂商的普及,以往作为顶尖旗舰的QLED系列的地位逐年下调,目前转变为三星的销售主力系列。例如Q70R和Q70T虽然同属QLED系列的“70”档次,但老旗舰Q70R拥有分区控光等技术,在画质表现上更为出色。目前65Q70R售价6300元左右,是其首发时的一半,其画质表现对上年轻后辈依然有一战之力。这样的降价在2020年的“T”型号也多有出现,所以“买新不买旧”并不是三星QLED系列的铁律。

MiniLED和MicroLED

苹果新款iPad Pro让很多人认识了全新的MiniLED技术。普通液晶电视最多只有约百枚LED背光灯珠,而MiniLED的尺寸仅为传统LED的1/40甚至更小,在同样尺寸面板里可以塞入成千上万枚,大大提升了控光的精细程度,改善了漏光、暗角、光晕等液晶电视的通病。MiniLED能实现更多全阵列控光分区,让不同分区内的背光发光时不影响其他区域,不似普通电视需要整片点亮背光源。越多的分区,其对比度表现越令人满意,并且依然保持液晶电视的亮度优势,不会像OLED电视衰减烧屏。三星对于MiniLED的运用十分激进,展现了其深厚的硬件实力。

2021年三星将高端旗舰系列升级为搭载Mini LED的Neo QLED系列,以QN为系列名。国内市场销售4K电视QN85A和QN90A、8K电视QN800A和QN900A。以其中的4K顶级旗舰QA65QN90AAJXXZ(65QN90A)为例,其拥有数万枚Mini LED背光,实现了夸张的792个全阵列控光分区,同尺寸的索尼旗舰X95J仅有60个,QN90A的总评分在测评网站Rtings上牢牢占据液晶电视第1名。如果不缺预算,那QN90A将是目前综合表现最佳的液晶电视。

三星于CES2021上推出一款110英寸 “The wall”,是目前唯一比较像一台电视而不是商场显示屏的Micro LED产品。Micro LED灯珠比Mini LED还要更小,每一颗灯珠都能自发光,实现真正的像素级精控,并且没有液晶层阻挡,色彩纯度极高。Micro LED技术是电视行业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很显然三星又一次走在了最前沿。

极高的工业设计水平

三星电视非常适合追求高质感电视的消费者。三星对工业设计有着极高的追求,从2020年的R代电视开始,三星就非常喜欢把电视制作成背板全平的外形。QN90A作为三星极致堆料的旗舰电视,其机身最厚处也仅2.7厘米,而索尼旗舰X95J就厚达8厘米。2021年三星从入门级AU8000系列,到8K旗舰均采用类似的设计。平整的背部加上超薄机身,挂墙时有更好的贴合,颜值非常高。

8K旗舰QN900A还拥有目前所有电视中最小的 “黑边”,不到0.2厘米,远远观看几乎可以忽略边框的存在,极具科技美感。QN900A可以说是行业里“买家秀”和“卖家秀”最相符的电视。

不接地气的Tizen系统

三星电视采用自家研发的Tizen系统,开机仅需数秒且没有烦人的开机广告,日常使用也很清爽流畅。但Tizen系统的生态一直饱为诟病,软件和资源远不及安卓系统。Tizen系统也不支持安装任何应用商城内没有的APP,截至目前尚未上线云视听小电视(B站电视客户端)。有更多样观影需求的消费者,可以考虑外接一个安卓系统的电视盒子,当然这样会一定程度影响电视的开机速度。

在HDR标准上,三星采用自研的HDR10+,不支持业界通用的杜比视界HDR。目前无论是技术水准还是片源普及率,后者都更有优势。在腾讯等国内视频平台相继宣布上线杜比视界影片的今天,这显然是三星电视的一大缺陷。三星的运动补偿算法也是自研的,甚至还有能将60Hz刷新率面板,通过AI插帧提升至120Hz的黑科技功能“动态加速”(Xcelerator Turbo),但是开启后的亮度损失和频繁的晃影反倒让游戏体验非常糟糕,目前还有待提升。

此外对手机投屏的支持较差、缺失实用的远场声控等都是三星电视的槽点。如果从未使用过三星电视,在选购前一定要考虑这些独特的体验对你是否有影响。在合资品牌中,三星的销售布局最为完善,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都有数量较多的线下门店,售后服务的综合口碑也相当高。

TCL 中国

TCL创立于1981年,曾是中国响当当的“王牌”电视。近几年TCL电视国内和全球的份额均位列前三,全球份额眼看就要超越第二位的LG。TCL是唯一拥有电视全产业链整合优势的中国企业,旗下的华星光电(CSOT)是全球第二大电视面板制造厂。TCL产品形态和三星类似,在QLED量子点、多分区控光和Mini LED等液晶改良硬件技术的积累上,走在全行业的前列。如果觉得三星高端电视太贵,TCL是极为优秀的平替。

TCL电视的研发和迭代速度远快于其他厂商,产品多样且庞杂。TCL推出一款不太成功的产品后,很可能会以极快的速度将其淘汰,并推出新品填补空缺。如此快的产品节奏下,TCL电视的型号命名也相当随意。例如TCL电视C8/C10/C12,分别是2020年次旗舰/19年旗舰/21年旗舰。有时还会用同一个型号名迭代,如2020年口碑极好的V6系列电视,在2021年将处理器降级,但销售型号名没有任何改变,选购时建议留心相关参数。

屏厂协同优势

韩系面板厂SDC、LGD纷纷宣布退出液晶面板的角逐,TCL华星发展势头则愈发迅猛。8 Domain VA面板堪称画质最优秀的大批量产的液晶电视面板之一,目前很多品牌的4K旗舰电视均采用这种面板。它比起IPS面板电视,漏光、光晕等问题更加少见。显示明暗差异大的画面时,能呈现更多暗部细节,非常适合喜欢看HDR电影的消费者。华星出产的该种屏幕尤其优秀,得到了诸如三星QN90A、索尼X90/95J等旗舰电视的青睐。TCL自家电视产品无论贵贱均使用VA面板屏幕,大大减少消费者的挑选成本。

TCL还可以更自由地与华星定制面板,快速推出市面罕见类型的电视产品。此前TCL 98X9C曾以6万左右的售价冲击了巨大屏市场,2021年TCL又推出更具性价比的98Q6E电视。98Q6E搭载98英寸巨大屏,拥有192个控光分区,峰值亮度达到650尼特。凭借代差优势,TCL这款电视无论是画质、音质上都全面超越以性价比著称的红米Max98,并且价格一样是2万元,形成了降维打击。

全球领先的华星光电

2021年华星的“OD Zero”Mini LED技术成功突破,并将其应用于8K旗舰电视85X12上。OD Zero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液晶电视工艺技术,它将背光层和液晶层的距离缩小到接近0,极大地减少了液晶模组的厚度。85X12塞进了96000颗Mini LED,拥有上千个背光分区,但屏幕最厚处仅1厘米,非常不可思议。这款电视获得了CES2022的科技金奖,CES评价其为“革命性的元器件设计,技术的奇迹”。

此外华星也在进行印刷式OLED的研究,并有望于2024年量产,这项技术对于OLED电视的推广将大有助益。可以预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国产厂商华星光电还会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

产品系列

TCL对量子点的应用在国产品牌中首屈一指,也为量子点技术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影视行业通常将DCI-P3作为视频的色域标准,量子点加持下的液晶电视通常能达到93%-98%的P3色域覆盖。不过TCL在宣传上喜欢用BT.709标准来标注色域,其实两者并不能换算,只不过BT.709的色彩区域更小,用来标注色域会显得极为夸张,从而获得宣传优势。消费者可以凭130%BT.709、90%DCI-P3为基准,标注的色域达到某个标准方可算作广色域电视,即色彩表现超过平均水平的电视。

TCL的产品型号基本采用“尺寸+字母+数字”格式,例如65C12。线下主打P/C/X系列,线上则主推L/V/T/Q系列。不同系列产品定位也互有交差,光从型号名难以判断电视的配置和上市年份,可以通过其色彩表现大致推断其定位。L系列通常不支持广色域,V/T系列的部分机型支持荧光粉广色域技术,色域标注为130%BT.709;Q/P/C系列通常都支持量子点广色域,色域标注为157%BT.709。

2021年TCL的旗舰机型为C12系列,搭载MiniLED背光和TCL自研的魅丽珑画质芯片,凝聚了TCL对于量子点最成熟和完善的调教方案,被称为“QLED PRO”。其DCI-P3色域覆盖高达98%,足够比肩顶级的OLED电视了。C12的外观同样精彩,采用金属中置底座设计,巧妙融合进了安桥HiFi音响,出音效果通透震撼,无论视觉、听觉上,C12都稳居TCL 4K液晶电视系列中的头把交椅。

TCL智屏UI

兼具流畅性和易用性,是TCL电视操作系统的一大优势。其“免遥控远场声控”功能极为实用,不仅支持跨平台的语音搜索,还支持在待机状态下直接语音唤醒。这并非噱头,用遥控器打字搜索是很麻烦的事情,有了语音操控,即便是老人小孩也非常容易上手。TCL内容平台对接的是资源最为丰富的腾讯视频,近几年的电影电视剧甚至综艺大多都可选择4K的清晰度,还拥有丰富的杜比视界HDR片源,使得上面介绍的音画质功能真正具备了实用性。比较可惜的是,随着智能电视价格战白热化,原本没有开机广告的TCL在近期新升级的系统中也加入了开机广告。

TCL具备电视的整机制造能力,三星、小米的很多机型就由TCL代工生产。从CRT到平板电视时代,“王牌TCL”一直能够保持良性发展,处于优势地位。TCL拥有完善的销售及售后体系,这些都是其靠谱品质的印证。

海信 Hisense 中国

海信堪称国产电视品牌的龙头,连续十几年稳居国内电视市场销售额第一。近几年海信也加快了出海步伐,在北美、日本、欧洲和澳洲均取得亮眼成绩,短时间内成为全球电视市场份额前四名。海信无疑是中国品牌中最热衷于画质调校的厂家,并且对电视行业几乎所有的软硬件技术都有所涉及。海信还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电视芯片开发能力的电视企业,其调教水准已足够跻身世界一线水平。

作为兼顾线上线下的传统大牌,海信对“性价比”的态度比较大方,尤其在5000-10000元这个价格段,海信电视不论是与合资品牌还是互联网品牌相比都有一定优势,总能成为最优选之一。海信电视产品线覆盖齐全,既有真正能与索尼、三星媲美的超画质旗舰,也有便宜大碗的基本款电视。

ULED与ULED XD技术

海信中高端机型中常常出现“ULED”,其一开始指运用了动态控光技术的电视。后来逐渐包含了全阵列分区背光、量子点和Mini LED技术等一系列背光技术的驱动方案。海信ULED与三星/TCL的QLED一样是对液晶电视的改良技术,而非全新的电视种类。海信将ULED作为自己的专属营销词汇,更多是表明了一种对画质处理技术运用的独特功底。

海信在CES2019上发布了与京东方合作的全新技术ULED XD,也被称为“叠屏技术”。该技术创新性地在正常显像的4K液晶板之下,加入一块1080p的黑白面板。背光会先经由黑白面板进行精控,再导到前面板,实现1080p像素级的LED控光,解决了液晶电视无法精控背光的痛点,外媒惊呼 “这项技术令三星、LG焦虑不安”。

海信在U9E、X65F以及北美专属的U9DG电视上使用ULED XD技术。在实测中,哪怕与三星顶级Mini LED旗舰电视相比,海信叠屏电视的控光水平都是完胜。黑位亮度接近0尼特,几乎没有任何光晕、漏光现象,在HDR效果上直逼OLED电视。当然这项新技术仍待改进,由于背光需要经过两层面板,其一定程度上损失了液晶面板的亮度优势,而色彩表现也有待提升,还因为响应延迟高容易出现“拖影”现象。不过作为液晶的全新发展方向,并且有一定的实用性,还是足以令人期待。

产品系列:覆盖全面,主攻液晶

海信电视产品以液晶电视为主,型号命名非常规律。以65E7G-PRO为例:65-尺寸;E-系列;7-档次,数字越大档次越高;G则代表2021年上市(F/D/A分别代表2020/19/18年)。线上的E系列性价比相当不错,A系列是E系列的线下款,售价会稍高一些。U系列则承载了海信诸多自主研发的画质技术,在国内外都是海信用来秀肌肉的旗舰电视系列。

海信U系列堪称ULED技术的集大成者,主要有4K旗舰U7和8K旗舰U9两个档次。2021年看家旗舰U7G-PRO被海信称为“不计成本的匠心之作”,硬件上下足了猛料。海信将其定义为全球首台“XDR电视”,因为它的峰值亮度高达1600尼特,开启局部调光后的对比度达到约8000:1,比多数HDR电视表现好很多。其还搭载海信自研的信芯U+大师版芯片,可以将刷新率超频到144Hz,实现更极致的补帧和无抖动效果。不论是纸面实力还是实测,U7G-PRO表现都有和索尼、三星旗舰一战的资本,堪称“国货之光”。

E系列涵盖1000-10000价位和几乎所有主流尺寸。并且也随着不同档次,涵盖了诸多行业主流或前沿的画质处理技术。2021年E系列中, E5系列搭载MEMC补帧和广色域技术; E7系列配备120Hz高刷新率;E7G-PRO系列配备了ULED全阵列动态背光;E8G系列则配备了非常前沿的Mini-LED背光系统。海信的E系列多款产品比之其他竞品,可以说兼具了画质处理技术、调教成熟度、做工、系统体验等诸多优势。并且由于海信强大的供应端话语权,其电视常常具有先发优势。

国产电视系统标杆JUUI

海信电视使用基于安卓的JUUI操作系统(旧称VIDAA AI系统),UI内建海信聚好看平台,在资源丰富度、优化水平、易用性和本地化方面均堪称国产电视系统的标杆。海信能调度独立的NPU处理器,针对国内视频平台视频资源进行AI优化,有诸如肤色还原、清晰度增强等实用的功能,作为本土品牌其优化取向也更贴合我国消费者的口味,横向对比其他品牌电视就会略微体会到这种差别。其“体育模式”运用同样的原理提升体育内容的临场感和清晰度等,是海信的特色功能。

值得注意,JUUI系统默认是有15秒的开机广告的,不过多数机型可以在设置内选择一键关闭。作为中国的传统电视龙头,海信的销售渠道发达,门店众多,售后口碑高于平均水准。海信电视的选择面非常之广,对于多数消费者,总能挑选到配置合适的一款。

小米 MI 中国

小米是互联网电视的元老,“硬件利润不超过5%”是小米的口号,不论是否有夸张成分,小米入局的“鲶鱼效应”确实深刻影响了行业,传统品牌开始推出众多物美价廉的机型以对抗小米的来势汹汹。近几年小米一直稳居国内市场线上份额首位,成功跻身全球前十大电视品牌。凭借与供应链密切的合作关系,小米常常能以非常快的速度首发各种新技术,并用意想不到的价格成为科技板块的头版新闻。

小米电视产品有销售名称和认证名称,以下以更为人所知的销售名称来阐述。小米的入门级机型是销售主力,近年的高端探索也取得一定成功。2021年小米将产品线重新整合,“价格屠夫”的任务交由子品牌红米Redmi完成。小米的全面屏ES、数字系列,则更注重搭载均衡全面的主流技术。大师系列则承载了小米在OLED、8K等前沿技术的投入,努力摆脱小米“廉价”标签。即便是用上了更前沿高端的硬件技术,小米的产品依然走高性价比路线。

入门级电视“机海战术”

小米电视和小米手机一样,以“发烧级”硬件为卖点起家,常用“发烧级处理器”、“高性能”为产品背书。小米的明星产品数字系列4A/4C/4X/4S,就曾以2000以下的价位+当时较高性能的四核A53处理器搅动了电视市场。“互联网电视”的概念兴起后,各家电视开始追求更大的运行内存、性能更好的处理器等配置。至于电视需不需要“发烧性能”,大多数观点认为,作为无需频繁换代的家用电器, 安卓系统的电视至少要四核CPU架构的处理器、运行内存2GB+存储内存8GB的配置,才能保障流畅地使用3-5年以上。

小米的入门级机型:全面屏EK/EA/EC/EX/ES系列、子品牌Redmi的A系列多数位于3000元(以65英寸计)以下价位,而其他品牌如创维酷开、长虹、康佳等在该价位也有大量机型可供选择,可以说是一片“机海”。即便小米作为性价比的代表品牌,在这些机型上也难有突出的价格或配置优势,多数产品同质化严重。在选择时尽量按照“四核+2+8”的标准,结合尺寸与预算入手。小米2022款全面屏EA系列,在55英寸以下尺寸全部使用双核处理器,在性能方面甚至不如老机型小米电视4系列,性价比一般。

想要画质过得去,还得看3000元左右的机型,小米的性价比优势也在此开始凸显。红米Redmi X系列全尺寸标配MEMC补帧和广色域技术,最新的2022款甚至搭载了此前只在5000元左右电视中才有的120Hz高刷新率面板,放眼全行业都无愧于3000元档的性价比之王。小米电视ES 2022款则罕见将控光分区技术下放至3000+元价位。二者都是目前小米电视的性价比之选。

进阶的数字&大师系列

随着小米高端化转型,数字系列升格为中高端定位。“数字系列”小米电视6至尊版于2021年7月推出,搭载120Hz高刷新率量子点屏幕,拥有“星幕锐影”百级控光分区。硬件上的“一刀未砍”,是小米敢于号称“挑战万元画质天花版”的自信之源。还配置了4.2.2声道总功率达100W的音响,用料诚意十足。至尊版配置上看齐索尼X95J、海信U7G-PRO、TCL C12等超一线产品,55/65/75英寸价格仅5999/7999/9999,是这些旗舰电视的一半左右。电视6至尊版的真机表现也合乎定位,令人相信小米有冲击高端的实力。

2021年小米发布了OLED电视大师77英寸款。由于LGD的77英寸OLED面板产能有限,此前大屏OLED电视普遍要25000-40000元。而小米OLED电视大师77英寸款一步到位,将77英寸OLED电视的售价打入2万元内。OLED带来的超高画质、定制哈曼卡顿音响和NVIDA的G-Sync认证都让其极具产品力,性价比十足。此前发布的OLED电视大师65英寸同样搭载120Hz面板,综合配置均衡,最近售价在万元左右。小米的OLED电视大师在发布时,都大幅打破了同配置的行业最低价格,可谓扔下重磅******。

完善的MIUI和小米生态

MIUI是国内在功能丰富性和开放性上做得最好的电视UI系统之一。虽然因开机广告问题饱为诟病,但好在目前可以一键关闭,并且从待机状态启动不会加载广告。小米采取广泛合作的战略,与各大视频网站对接,搜寻平台独占的视频资源,无需安装各种视频APP进去一一寻找,当然不少内容需要单独购买会员,小米只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入口。功能性是MIUI的亮点,内置了诸如投屏等实用功能,极大地拓展了电视的用途,玩游戏、会议、看手机照片皆很方便。

智能电视是互联网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小米物联网拥有市面上最完整的生态链,当越来越多小米设备接入到米家的中枢后,易用性会大幅提高,成为小米独有的优势。比如可以通过米家APP、小爱音箱、小米路由器等方式连接或操控电视,或者通过电视遥控器、语音助手反向操控其他小米/米家设备。

LG 韩国

LG电视的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三星,位列第二。虽然在国内LG电视销量只能用“others”来形容,但提到OLED电视,就不得不提到LG。LG是OLED电视无可争议的领军者,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OLED电视面板皆由LG旗下的LG Display(以下简称LGD)出产,这早已不是秘密,LG的OLED电视自然也是行业顶级的存在。

LGD并非不出产液晶面板,但其科技点全部点在了IPS面板上。尽管IPS有延迟低、拖影少、可视角度广的优点,但在电视进入HDR时代后,VA面板卓越的高画质表现,使其更受高端市场欢迎。尽管后来LGD又研发了Nano Cell、QNED技术对IPS面板的色彩、对比度都进行了增强。但LG液晶电视依然在多次 “韩系德比”中,在画质方面落败于搭载VA面板的同级三星电视。LGD宣布2021年起逐步关停所有液晶面板生产线,扩产OLED面板,综合看毫无疑问LG的OLED电视更值得购买。

OLED面板技术

OLED技术应用于电视毫无疑问是革命性的,其原理与LCD液晶(包括QLED、MiniLED)完全不同,带来的优缺点都是全新的。液晶电视无法完全阻挡背光,只能显示“较暗的灰色”。而OLED每个像素都能独立开关,这使得OLED电视能显示出亮度为0的纯粹黑色,对比度接近无限,画面通透度非常好。OLED可以实现像素级控光,4K-OLED面板有相当于830万个分区背光,而目前的液晶电视很少能做到超过1000分区。在多数画面下,OLED电视的总体宽容度、边缘细腻程度领先液晶电视几个数量级。

OLED子像素发出的三原色光更纯净,带来了更好的色彩表现。可视角度高也是OLED电视极大的优势,无论哪个角度观看都难以变色。OLED的响应延迟也极低,十分适合体育运动和游戏画面的呈现。种种优势让OLED电视画质的下限非常高。

革命性的WOLED面板

OLED的命门是使用寿命。OLED的有机发光材料受热会自行降解,亮度越高降解越快,形成不可逆的“烧屏”现象。目前所有OLED电视都有ABL自动亮度限制,一旦画面显示大面积亮场内容,OLED电视的亮度便会骤减。多数时候,OLED的亮度都不及液晶电视,白天强光环境下观影会受到一定影响。

为此LGD开发出了WOLED面板,每个像素由更耐用的4个白色OLED子像素+三色滤光膜组成,大幅延长了面板的使用寿命,连成本也降低了。该技术的诞生为OLED电视的普及铺就了道路,目前消费者基本无需担心OLED电视的烧屏问题。2021年LGD又推出了全新OLED Evo面板。使用了新的重氢材料,进一步改善了OLED的耐用度问题。在evo面板上,LG可以更放心地将ABL亮度限制提升30%。搭载这一面板的LG G1系列OLED电视,峰值亮度超越普通OLED电视,带来极佳的HDR呈现效果。

齐全的OLED产品线

2021年LGD的OLED生产线产能释放,推出了成本更低的60Hz面板用来打开市场。LG自家的OLED产品线也变得多元,价格开始不断下探。LG 2021 OLED电视系列包含A、B、C、G、Z五个系列,还有主打概念性设计的R系列。电视型号以OLED打头,例如OLED77C1PCA(77C1):77代表尺寸;C代表系列;1代表2021年上市(X/9为2020/2019年)。

LG的Z/G/R系列均为面向高端差异化市场的旗舰机型,我们在[OLED电视榜]做详细介绍。C系列是4K OLED电视的主力系列,覆盖了48/55/65/77/83五个尺寸。总体配置与G系列相近,是非常均衡全面且更加合算的旗舰电视。B系列和A系列相较C系列主要是游戏方面的减配,A系列只有60Hz的刷新率,当然也不配备HDMI2.1端口。OLED血统决定了C/B/A系列的画质下限极高,如果只为最求绝佳的画质,三个系列表现在伯仲之间,对比度、色彩度表现都优于同级LCD电视。而追求极致的游戏体验,则不妨入手被多个测评机构评为“2021最佳游戏/体育电视”的C1系列。

软件体验:非主流的Web OS

如果说三星电视的Tizen系统是不接地气,LG电视的Web OS系统完全可以说是一个非主流系统,由于不是基于安卓开发,Web OS的确简洁流畅,并且没有开关机广告,开机和响应速度很快。但它不支持安装第三方APP,生态上受到不少吐槽。Web OS系统涵盖了华数TV、酷喵、B站小电视和银河奇异果等主流视频客户端,但目前还未上线腾讯电视客户端。好在LG对国内品牌的智能电视盒子适配性不错,支持与很多盒子通用遥控器,甚至在一些店铺购买经常会附赠一个电视盒子。消费者可以在智能盒子上安装所需APP,算是亡羊补牢了。不局限于国内视频内容的消费者,以及发烧级游戏玩家,LG的OLED电视是相当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需要谨慎考虑。

创维 SKYWORTH 中国

创维是中国老牌电视厂家,成立于1988年,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在前五名。创维早早下注OLED技术,曾推出第一台国产OLED电视,目前创维OLED产品占据国内市场40%的份额。奈何目前OLED总体体量太小,因此创维的综合声量早已掉出第一梯队,被不断进步的海信、TCL及互联网品牌抢了风头。创维产品线齐全,但高端液晶、OLED电视基本只在线下销售,线上机型众多但集中在中低端价位。

产品系列:命名混乱

创维的OLED产品为R、S和主打超前设计的W系列。液晶产品线则混乱不堪,分为线下的Q、G系列;线上的X、M、V、H、A系列,子品牌酷开还有K、P、C系列,几乎把26个字母用了个遍。不同系列之间还多款定位相似、可互相替代的产品,十分复杂。创维甚至还有“内部型号”的说法,例如创维3T、M3系列的内部型号均为A3,配置上完全一致。

线下的Q/G系列定位高端,均价在5000元以上,部分机型搭载创维自研的蜂鸟AI画质芯片,其利用独立APU实现SR清晰度优化、色彩实时调教、运动补偿等技术,尽管调教水平仍有待考验,但也是一次不错的尝试。Q系列还有Q72、Q80L等高规格的旗舰液晶电视,产品是非常不错,就是存在一定的溢价,比较考验消费者在线下的砍价能力。

创维的线上系列多位于5000以下价位,大多没有出彩的配置,很多都不支持广色域技术,在色彩表现上低于主流水平。消费者无需厘清各种型号的区别,只需根据预算和尺寸,再结合四核CPU、2+8GB内存的规格选购即可。配置上更均衡且性价比不错的系列主要有:创维A3、A9、A20PRO系列;子品牌酷开C70、P50PRO、P70等系列。

国产OLED一哥

创维具备完善的OLED OBM能力,其OLED电视在设计、调教上都有一定自主性。创维OLED产品线齐全,是极少数和LG一样有8K、曲面/分体设计等前沿技术OLED电视的品牌。创维的OLED产品线主要为W、S、R系列,以及主打电竞显示器的G系列。W系列型号名与设计理念都恰好和LG的W系列相同,主打概念性外观设计。创维W81/PRO系列采用了分体设计,将音响、接口等结构分离,极尽发挥了OLED电视主体的轻薄,能像一面镜子一般置于墙壁上。W82系列则使用了LGD提供的塑料基板的OLED面板,因此可以实现一定程度地弯曲变形,观感上十分酷炫。

S系列和R系列则分别是线下、线上的主力OLED电视。S系列售价涵盖55/65/77三款尺寸,售价9000-40000;R系列仅有55/65英寸,售价8000/14000。其中S7对应线上的R9,参数上大体相似,均采用60Hz的OLED面板,属于创维OLED的入门产品, OLED的画质下限极高,轻松胜过同级液晶电视。S8、S9系列则为更高一级的120Hz OLED,线上R系列暂无对应型号。

酷开系统

和多数品牌搭载安卓系统不同,创维电视使用基于广电TV OS开发的酷开系统,这是国内最早的智能电视系统,功能优化还算比较到位。由于广电的限制令,酷开系统绕开应用市场安装其他APP相当麻烦。好在酷开系统内容上对接国内影视资源最丰富的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也支持安装芒果、优酷平台的视频APP,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酷开系统有15-30秒的开机广告,部分中高端机型可以选择关闭或一键跳过。

作为中国老牌彩电龙头,创维线下渠道发达,与很多线下供应商和卖场保持合作,具备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

华为 HUAWEI 中国

华为是电视行业的新军,但不论在数码产品圈内还是圈外,华为都有极强的品牌号召力,加上多年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跨界数码产品生态,消费者对于华为在电视上有何创新,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是全球为数不多能够研发电视芯片的厂商,华为智慧屏从硬件到软件自研率都非常高。2020年以来,制裁中的华为产品节奏受到极大影响,但新的智慧屏系列还是在有限条件下创造了不错的表现。

华为强调自家推出的电视产品叫“智慧屏”。坦白说,华为引入升降摄像头带来的诸多功能场景,以及鸿蒙系统极其便捷的多设备协同,都算得上有新意且有趣的功能体验。但智慧屏依然无法突破平板电视的界限,这些玩法只能算丰富电视使用体验的“痒点”。因此,我们以一台电视的标准去衡量智慧屏是切合实际的。

自研海思芯片

华为多款智慧屏采用自研的海思鸿鹄818自研处理器,CPU为 A73+A53双架构四核设计,GPU则为四核Mali-G51,整体性能配置出色。智慧屏在界面滑动、软件切换等使用操作时均十分流畅。从拆解结果来看,不仅CPU,主板上的音频芯片、WiFi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重要元件也由华为自研,展现出华为在半导体设计领域所拥有的雄厚实力。超高的自研率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增强供应链话语权外,还可对软硬件进行出色的优化,提升电视的综合使用体验,比如智慧屏超低延时投屏、4K视频快速解码、0.5W超低功耗秒速开机等卖点功能,就来自华为在软硬件方面的深度整合。

可惜的是华为受限于美国禁令,鸿鹄818芯片的升级替代品遥遥无期。虽然其性能依然强劲,但不支持最新的HDMI2.1接口使其难以位列一流。此外,目前电视行业多采用杜比视界作为HDR标准,但杜比视界认证无法绕过美国制裁。所以华为智慧屏使用菁彩HDR(HDR Vivid)作为替代,但无论是呈现效果还是片源覆盖都比不上杜比视界。不过作为我国拥有自主产权的标准,菁彩HDR的意义更多在于构筑一个规范,让国内各种流媒体五花八门的“HDR增强”达成统一标准,确保处理效果的可控可预期。目前爱奇艺已经率先一步支持菁彩HDR,相信不久后就可以在国内大量应用。

特殊处境下的智慧屏系列

华为智慧屏系列档次由低到高为:SE、S、V、X系列。SE是华为在特殊处境下的特别产品系列,主攻入门级市场,配置均衡且价格非常实惠,可惜其也是唯一拥有开机广告的华为智慧屏系列。S系列主打较高性价比,其配置总体居于中端,最大的亮点是配备了120Hz的高刷新率(S55不支持),对于画面的流畅度提升显著,这在同价位并不多见。V系列则是展现华为技术功底的代表作,搭载定制的帝瓦雷声学系统在音质上颇具优势。不同于多数中高端电视,智慧屏V系列采用侧入式背光,机身更为纤薄,质感十足。

2021年8月华为发布了智慧屏新品V75 Super,填补了华为智慧屏顶级液晶旗舰的空缺。其搭载4万多枚Mini LED灯珠,全阵列控光分区多达2880个,峰值亮度达到令人咋舌的3000尼特,HDR表现堪称惊艳,难怪华为称其“重新定义了Mini LED”。V75 Super的配置在目前的4K液晶电视中绝无仅有,并且可以说领先了绝大多数旗舰一个身位,足以令诸多同行汗颜。这款完全可以称为“概念级”的产品,售价25000元倒也不难接受。

荣耀从华为的剥离是2020年科技圈的重磅新闻。我们理解这是特殊处境下的曲线道路,但无论在硬件还是生态上,剥离后的荣耀与华为智慧屏还是一脉相承,我们将在[性价比榜-荣耀]中详细阐述。

“智慧互联”鸿蒙系统

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承托了不少消费者的自主研发情怀,其最大特色是“万物互联”,可以实现非常领先的“分布模式”。分布模式基于华为自研的CAST+传输协议,能在手机与智慧屏互联时,调度不同设备的算力,实现均负载、高帧率、低时延,性能显著提升,鸿蒙系统的大小屏交互可以说是目前体验最好的。拥有高清摄像头的智慧屏产品带来的“AI健身”、“儿童模式”、“多路摄像头视频通话”、“共享相册”等诸多玩法也颇为新颖。

鸿蒙系统的清爽简洁也颇具口碑,数秒内即可开机,无开关机广告。如今鸿蒙已开放U盘第三方APP的安装,兼容安卓应用,在生态上算是迈入了主流。资源方面,内置的华为视频整合了酷喵、芒果TV和极光TV等视频平台的影视内容,覆盖面足够广,且更新及时,基本可满足各大年龄层用户的观影需求。对于持有华为、HiLink设备的消费者而言,华为智慧屏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这也正是“鸿蒙生态”概念的重要体现。

雷鸟 FFALCON 中国

雷鸟电视是TCL的子品牌,早年主攻海外市场,回归国内市场后则主要应对一众互联网品牌的挑战。雷鸟电视背靠TCL强大的一体化供应链优势,其产品研发周期短、覆盖全面。其他子品牌往往会以“年轻化”的名义,主攻入门级市场。雷鸟坚持走高性价比极客路线,丰富了TCL3000-8000元价位段的线上产品线。雷鸟在国内重生仅2年时间,就收获了非常多忠实粉丝,在数码爱好者圈中的声量几乎比肩小米。

产品系列:极致性价比

雷鸟电视的型号命名规律和TCL在海外市场销售的电视类似,比如“真香神机”雷鸟R625C基本是北美款TCL R625的复刻。雷鸟产品系列为:雀系S315C、鹏系S515C/CPRO/D、鹤系S535C/535D/545C、凤系R625/635/645C,遵循数字/后缀字母越大,档次越高的规律。横向对比多数竞品,雷鸟电视总能超额供给很多能直观提升画质的硬件技术。就算作为新锐品牌的雷鸟在调教实力上仍有进步空间,但硬件也够“值回票价”。不夸张地说,雷鸟在各价位都具有极致的性价比。

“真香神机”

虽然出自TCL,但雷鸟的技术路线有着不同风格。在中高端机型上,TCL强调量子点带来的极致色彩,而雷鸟始终在推进全阵列分区控光技术。2020年,在众多3000元价位电视还在MEMC补帧、广色域技术之间二选一时,3499元的雷鸟55R625C一步到位,不仅两者兼备,还搭载了100个局部控光分区。在雷鸟之前,分区控光只存在于三星、索尼、海信等大牌的5000+价位的中高端电视中。时至今日,R625C依然是同价位同尺寸,画质表现极佳的存在。

R645C是雷鸟2021年的旗舰,搭载了三星上万元的Neo QLED旗舰上的Mini LED技术,这一点雷鸟领先了国内厂商大半年的时间。雷鸟背刺自家大哥也毫不手软,以65英寸为例,R645C和TCL的C12配置近似:Mini LED+160个控光分区+QLED量子点。虽然雷鸟没有配备TCL的魅丽珑画质芯片、安桥HiFi音响,外观也没有特别设计,但对于电视最重要的客观画质指标,两者差异很小。售价方面R645C 6499元,C12 12999元,性价比一目了然。

无广告的智屏UI

雷鸟电视的内置系统继承了TCL智屏UI的大部分优点,且直到目前也没有开机广告,光这一点就已经能让很多消费者好评。早期雷鸟系统本土化较差,BUG频出,不过雷鸟的用户群体中含有大量数码爱好者,为雷鸟电视体验和调教的改进提出了非常多建议。雷鸟团队也十分重视,系统的迭代速度很快,目前智屏UI已经成长为一个相当流畅易用的电视操作系统。

另外要注意,智屏UI能够通过U盘安装APP,但不能通过当贝市场等第三方应用商城安装。并且不支持exfat格式的U盘,需要进行格式化方能使用,这是TCL系电视的祖传毛病。雷鸟电视主要在线上销售,多数产品与TCL不共享运营和销售渠道。不过雷鸟电视的售后服务还是由TCL完成,相关保障不必担心。

东芝 Toshiba 日本

日本东芝曾经也是市场上响当当的电视品牌,但财务造假丑闻拖垮了这个家电巨头。 2017年海信收购东芝电视,将其研发团队、技术专利和品牌市场收入囊中。近两年东芝电视迎来起色,据日本调研机构BCN数据,2021年东芝在日本彩电市场稳居份额第二,并大有超越夏普的势头。国内的东芝电视由海信运营,销售机型与日本市场大体一致,主打中高端价位,有一定的溢价,适合有着日系家电情怀的消费者。

提到东芝电视,就不得不提到东芝特色的“Regza画境引擎”画质调校算法,令低清视频适配电视超清分辨率的“Resolution+锐速超解像”,及拥有大功率独立低音单元的“火箭炮音响”这三个鼎鼎大名的名词。如今看来这些技术都不稀奇,但这都是由东芝深刻影响电视行业的技术。尤其是重达几公斤的震撼低音火箭炮音响,相信曾经是很多发烧友的经典回忆。如今这些技术在东芝电视上得到保留,仍能看出东芝团队的技术功底。

液晶电视:定位中高端

东芝的液晶电视主要为Z系列,字母后由3位数字组成,2021年新款东芝电视的后缀均为“KF”。东芝液晶电视全部位于中高端价位,配置上非常均衡无短板,不过价格并不算亲民。

以Z570KF系列电视为例,其搭载东芝标志性的画境引擎、锐速超解像,支持120Hz高刷新率和运动补偿技术,提升画质明显的全阵列背光和广色域技术也都支持。更重要的是总功率达80W的火箭炮音响得到重现,“动次打次”效果非常得劲。Z570KF的表现和索尼X90J非常接近,其涵盖65/75/85英寸,售价也和X90J一样。但是比起有极高认知度的索尼,东芝产品的市场反响要平淡得多。

OLED电视:不容小觑

东芝还承担了海信在国内的OLED电视的任务,以X为系列名。东芝正式回归国内的第一款电视,便是王牌级的X9400F系列OLED电视。其搭载了定制OLED面板,亮度、对比度表现都十分亮眼。X9400F还配备惊人的126W功率的BAZOOKA低音系统火箭炮音响,不用外接回音壁也可享受极佳的音质效果。豪华的配置令X9400一上市便直接叫板彼时在OLED高端市场口碑极佳的索尼A9G,从真机测评看X9400确实不落下风,甚至可以成为当时最优秀的OLED电视之一。不过其价格水涨船高,55/65/77英寸分别为约14000/22000/35000元。

X8900KF是2021年推出的中端OLED电视,虽然配置比不上老大哥9400,但是OLED在BR听觉感知芯片、REGZA画质引擎的加持下,产品力也很优秀。在最新的第三方测评中,8900的画质表现略优于索尼A80J,综合表现出色。55/65英寸售价11999/16999,价格相对友好不少。

软件体验:与海信一致

目前国内的东芝电视改用和海信一样的JUUI系统,其本地化、易用性和资源丰富程度,都在行业中数一数二。东芝大部分机型没有开机广告,部分中端机型可能有15秒左右的开机广告,支持一键关闭,影响倒不算很大。

如今在国内已经不容易找到东芝的线下卖场,但海信电视官网、旗舰店都上架了东芝产品,之后东芝电视进驻海信线下卖场也不会令人意外。背靠彩电龙头海信,东芝电视的售后服务无需过多担心。

夏普 SHARP 日本

日本夏普被称为“液晶之父”,其出品的“龟山屏”高端液晶屏一度被懂行的发烧友所追捧,是多年前顶级画质的象征。但因经营不善,夏普于2016年就被出售给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鸿海对夏普的电视产品策略进行调整,出品了大量中低端机型。中怡康的数据显示,收购完成后,夏普电视的销售均价从6000多下降到3000多元。尽管这维持了夏普的销量,不至于被人们淡忘,但是严重影响了夏普在电视行业的口碑也是事实。

煌彩、无镉广色域和8K电视

夏普部分中高端机型搭载 “煌彩技术”和“无镉广色域”技术。“煌彩技术”其实就是分区控光技术+一些提亮算法,只不过还在部分机型中还包含了对侧入式背光电视的条状控光技术。“无镉广色域”也和很多品牌的广色域技术没有太多区别,其引入更先进的红光磷材料,能发出颜色纯度更高的背光光源,实现更好的色彩覆盖。

夏普还是首个将消费级8K电视推向市场的厂商,2018年推出的8K产品A9BW系列,但无论是口碑还是市场表现都极为平淡。夏普原厂的大部分高端电视只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市场销售,通过为数不多的测评来看,这些技术并没有让夏普电视有什么独具性的优势。

“日本进口”面板和产品系列

和市面上的主流电视尺寸不同,夏普在日本的10代线面板生产厂,主要提供50/60/70/80这四个尺寸的面板,因此通常这些尺寸的夏普电视会标注“日本原装面板”。现在夏普电视的型号以“2/4/8T-”开头(分别代表1080p/4K/8K分辨率),例如4T-M70M5DA(70M5)。近两年来夏普在内地市场销售的主要是M、Q、A、C系列这些“基本款”电视,型号命名混乱不堪,就连夏普电视的官网上的命名也是全无规律。不过消费者也无需弄清深层逻辑,这些电视大多没有出彩的配置,配置差异很小,只需结合预算和性能方面的考虑即可。

夏普以“日本进口面板”为卖点,多多少少利用了国内消费者长久以来对日系消费品的崇拜。用小几千元就能购买夏普电视放十年前那是不可想象的,但要是带着“白菜价抄底顶级日本电视”想法的消费者只怕要失望了。这些面板确系来自日本生产线,但无论制造工艺还是调教水平都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自辉煌一时的日系面板、韩系电视面板都在走下坡路,京东方、华星光电为代表的国产面板则是势头正盛。可以说“进口面板=好画质”的神话已是行将就木。

Taitum系统

夏普同一个系列的电视在型号上的细微差别,可能代表着其内置银河奇异果(爱奇艺)或酷喵(优酷),或者是否内置腾讯START云游戏、全民K歌等应用,可以留意详情页下方的标注。虽然夏普电视内置的Taitum系统是安卓定制系统,能安装第三方APP,但毕竟系统内嵌的内容要比进入APP再查找要方便很多。不同于其他合资品牌,夏普电视系统带有开机广告,且不支持跳过。

夏普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早就大不如前,口碑下滑明显。夏普的部分70英寸大屏电视价格适中,适合对夏普品牌情有独钟的消费者。

长虹 CHANGHONG 中国

四川长虹创始于1958年,以军工立业。在CRT时代,长虹“红双喜”系列电视可谓红极一时,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电视行业的龙头品牌,但此后错误押注等离子,经历巨亏。如今的长虹依靠在电视制造上积攒的底蕴,在8K、OLED、激光电视等前沿技术均有所发力,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其中8K电视最广为人知。不过长虹电视销售主力仍为中低端机型,虽然价格普遍实惠,但是在画质上并不出彩。

8K液晶电视

市面上多数标榜“8K解码”的电视只是指在4K分辨率电视上播放8K格式的视频,并不能带来任何清晰度的提升。如果将“8K解码”电视当做“8K电视”并支付高价,恐怕是会失望的。真正的8K电视,指面板分辨率达到8K(7680*4320)的电视,是4K电视的4倍,理论上8K分辨率的电视显像更细腻。目前8K电视产能有限,价格通常十分高昂,小尺寸也都要万元起步,而长虹的8K电视系列一举改变了这个局面。

长虹8K电视有D8K、E8K和Q8K三款,都是实打实的真8K,其中D8K系列价格最低,55/65/75英寸仅4000/6000/10000元左右,几乎是万元内真8K电视的唯一选择。D8K搭载A73四核高性能处理器,支持MEMC运动补偿,在8K电视中性价比非常不错。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真8K电视更多带来的是新奇的感受,而非多大的画质提升。虽然能一定程度减少画面边缘的锯齿感,但目前的技术对于8K电视产品的透光度、对比度调教和色彩还原都有诸多困难,更何况现在也很少有8K分辨率的视频源。恐怕要等到MiniLED真正普及,8K分辨率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

产品系列:入门为主

长虹的电视分为线下的CHiQ系列,线上主力D系列。其中价格实惠且覆盖多数主流尺寸的D4系列是销售主力。D6、D8系列定位中高端,不同于大多数同价位电视,其偏爱采用ELED侧入式背光设计。相比直下式背光液晶电视,ELED电视边框要薄很多,并且屏幕和电视机身更贴合,整机质感会更为强烈。不过最大的缺陷是ELED不能实现流行的全阵列控光分区技术,因此多数高端机型都舍弃了这种背光方式。

2021年小米全面屏ES系列由长虹代工生产,长虹也顺势推出了D6PMAX系列电视,一改长虹往日的产品思路。其采用直下式全阵列背光分区技术,大大强化了画质表现。长虹还创新性的在两个HDMI2.0接口上引入了2选1通路,使其均可变为高带宽HDMI2.1接口,对主机游戏玩家这个小措施算得上非常贴心。

CHiQ系统

长虹使用基于安卓系统的CHiQ操作系统,部分机型有开机广告,但大多可以一键跳过。CHiQ的人机交互体验颇有口碑,这是长虹电视的一大优势。不少电视支持远场语音功能,无需遥控器即可在较远距离语音控制电视,能识别很多地区的方言,本土化水平很高。长虹对iOT生态的覆盖也不错,支持与长虹/美菱、美的、华为Hilink和小米/米家等品牌的智能设备互联,只需要对着电视轻呼“长虹小白”就能够开始操控其他智能家电。CHiQ系统内容上对接腾讯视频,不过根据消费者反映,最新的CHiQ系统几乎全面禁止了第三方APP的安装,如果对此比较介意,建议增配一个电视盒子使用。

长虹有很多产品符合这样的描述:价格实惠,但是画质上平平无奇,在诸如外观设计、电视接口、系统功能操作等方面,相比竞品有一定差异性,既不能说不痛不痒,也构不成太大加分项。如果你对画质没有过多需求,长虹电视在传统大品牌中也算得上实惠的选择。长虹市场份额虽大不如前,但仍保留较多线下渠道,具备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OPPO 中国

提到OPPO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其手机产品,不过OPPO与电视其实早有渊源。早年OPPO作为影碟机巨头,也一直在进行液晶电视的研究,但因为彼时我国电视生产“缺屏少芯”的局面而放弃。如今国产面板厂在市场占有率和技术积累上都表现优异,京东方、华星光电跻身世界前二电视面板厂,中国品牌进入电视行业的门槛降低了许多。2020年OPPO以互联网巨头身份入局电视行业,算得上是一种“回归”。

受疫情影响,面板行业产能困难,但需求却急剧上涨,2020年开始电视行业经历了一波大涨价。据奥维云网数据,2020年国内市场电视产品的均价上涨了1000元。在这样的背景下,OPPO电视推出了3款电视机型:高端产品S1系列、中端产品R1系列和入门级K9系列,都在各自价位把性价比玩出了花,OPPO想要“交个朋友”的诚意非常足。

产品系列:少而精

S1是OPPO电视的处女作,作为电视行业新军第一款产品就直接杀入7000元价位的高端市场,可谓是自信十足。不过S1的配置确实给了OPPO底气,其搭载120Hz高刷新率量子点面板,还拥有210个棋盘式控光分区。音质配置同样惊艳,配备了5.1.2声道共18个扬声器,功率高达85W。将OPPO S1和同期索尼的4K液晶旗舰X9500H对比,S1价格低了1000元,但是几乎每一项硬件配置都要更高。虽然在真机测评中,S1在明暗场景下光晕控制能力、MEMC补帧算法等,相较于在画质调校上有雄厚底蕴的索尼还有很多不足。但是首场比赛就能和行业大哥之一的索尼站上PK台,OPPO S1已经算是非常亮眼了。

OPPO K9电视是2021年推出的重磅产品,其55英寸款仅2000元左右。K9支持广色域技术,DCI-P3色域覆盖93%,55英寸+广色域的电视罕见地出现在这个价位中,色彩表现优于绝大多数竞品,是十足的“价格屠夫”。

“互联网赋能”还是“贴牌”?

以“互联网”身份跨界搞电视产品,这个概念自诞生以来便争议不断。和其他跨界品牌一样,OPPO电视产品依赖代工生产,OPPO的主要代工厂是冠捷、康佳。冠捷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电视代工厂商,有足够的生产技术积累。诚然互联网品牌可以省去硬件的研发成本,直接利用成熟的技术,打造硬件上极其优秀的电视产品。但这跟所谓“贴个牌子”还是有较大的区别。小米、华为、OPPO这些在手机红海战场上脱颖而出的优胜选手,本身有着强大的研发与供应链实力,进军电视市场需要打破的壁垒并不多,但知名度自然比不上耕耘了更久的传统大牌,所以会以更加亲民的价格打开市场。

此外互联网公司对生态的构筑更是其一大优势。OPPO电视搭载ColorOS TV系统,主页采用瀑布流UI,集合了腾爱优芒四大流媒体平台,可以实现语音直接搜索这些平台的影视资源。OPPO电视能够与各大品牌(包括苹果)手机进行投屏,也支持对OPPO智能设备、美的家居设备的IOT互联操控。OPPO系统最大的亮点就是没有开机广告,整体十分清爽,这在互联网品牌中显得十分清新脱俗。

康佳 KONKA 中国

康佳集团成立于1980年,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1999年超越长虹成为当时的行业老大。在TCL、海信等企业不断国际化的今天,同为老牌黑电企业的康佳市场占有率却节节下滑,不可同日而语。康佳具备生产电视整机的实力,也曾推出过8K OLED电视 ART系列、MicroLED电视“APHAEA Smart Wall”这样振奋人心的高端电视产品,在全球科技展上吸睛无数。如今康佳的多数电视产品市场反响平平,中高端机型缺乏代表性技术,主要靠入门机型维持销量。

产品系列:入门为主

近两年康佳电视的产品节奏十分迷惑,电视型号愈发繁杂,包含E/G/S/U/D和子品牌KKTV等多个系列,难以通过型号判断档次和上市年代。并且多都处于1000-3000元价位,没有鲜明的定位,同质化非常严重。康佳部分中端机型还有首发过后提价30%以上的操作,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需留心其历史价格。值得推荐的是大屏款70D6S、70U5,以及小屏款43S3、43U5,但都属于价格实惠不过没有什么出彩配置的电视,更适合刚需一族。

另外,康佳部分产品的宣传文案中往往把蓝牙芯片、WIFI芯片也算作核心,弄出二三十核心是家常便饭。容易迷惑对参数不敏感的消费者,请注意只有CPU的核心数才是影响电视性能最大的因素。如果想要长久流畅的使用,四核CPU架构处理器、2+8GB以上的内存是必须的。如果要看球赛时具有更流畅清晰的体验,那电视支持MEMC运动补偿也是刚需。

OLED产能爆发受益者

不论是液晶还是OLED电视,康佳与LG向来保持非常不错的合作关系,其多款机型采用LGD的面板。2021年LGD OLED面板产能扩增,康佳成为了首批受益者。康佳透露其获得了LGD 20万片OLED面板的供货,要知道2020一整年国内的OLED电视销量也没有超过20万台。康佳于同年推出全新APHAEA OLED V5系列和Z1系列,均搭载LGD 60Hz OLED面板,但在对比度、色彩上的表现仍然颇具优势。

这两款是首批同时支持HDR Vivid、杜比视界双HDR技术的电视,基本能较好呈现99%的HDR视频。其中Z1系列55/65英寸款首发价5000/7000元,是继小米后的第二款打破了价格底线的OLED电视。画质上Z1系列与小米电视6 OLED版相比各有千秋。不过Z1系列搭载了JBL原厂黑标音响,总功率高达60W,音质效果绝对更胜一筹。缺点是Z1仅支持2.4G频段WiFi,可能会影响网速。

易柚UI

系统方面,康佳多数机型搭载基于安卓定制的易柚YIUI操作系统。内置开机直达设置,打开电视可直接进入机顶盒直播画面,无需跳转。与多家牌照方合作,内容上也覆盖了腾讯、爱奇艺、优酷、咪咕等主流视频内容网站,并能实现全局语音操纵,支持跨平台搜索视频内容,一些偏门或平台独占的影视内容不再需要进入不同APP一个一个搜索。但康佳只提供入口,与小米的做法类似,很多平台内容都需要另外收费。康佳电视开机有广告,不仅无法关闭,待机状态下启动电视也不会取消,这算是很大的槽点。

松下 Panasonic 日本

在CRT时代,松下电视几乎能与索尼平分秋色。十多年前,如日中天的松下试图用等离子技术主导平板电视时代,但结局众所周知,画质好但昂贵的等离子完全无法与液晶抗衡,松下陷入巨额亏损。松下电视虽然没有像东芝、夏普一样直接易主,但也难挡电视业务的断崖式下跌。包括其大本营日本市场在内,松下在世界多国市场沦为二线品牌。如今在华销售的松下电视均由海信、创维等国产厂商外包生产,非正宗日系产品。

海内外版本大不同

型号上,以目前内地市场的松下新品TH-65JX560C(65JX560)为例: 65代表尺寸;J代表2021年上市(H/G为2020/2019);X代表液晶电视/Z代表OLED电视;560则代表了档次。松下电视的销售主力是“700”以下档次的机型,55英寸价格均在3000元左右。多数没有太出彩的画质技术,胜在配置均衡、性能足够流畅使用。松下似乎很强调电视的体育运动观赛体验。松下电视大多采用IPS硬屏,显示延迟低,不容易产生拖影,而且有着不错的可视角度和色彩表现。并且松下绝大多数电视支持MEMC运动补偿技术,有助于提升运动场景的流畅度。

要值得注意的是,松下在马来西亚保留了自己的电视工厂,出品电视型号上与国行机型统一,但不向内地销售。经过对比就会发现两者配置大相径庭。以2021年液晶旗舰JX900为例,海外版采用中置底座,支持杜比视界IQ、千级分区控光及松下特色的HCX独立画质芯片,配置相当豪华。国行版JX900则采用L型支架底座,HDR技术上只支持普通的HDR10,没有独立画质芯片,总体表现要差上许多。如果通过一些海外的测评报告、用户口碑来衡量国行松下电视,恐怕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软件体验

松下电视根据代工厂不同其内置系统不尽相同,创维代工的电视搭载酷开系统或腾讯极光TV,海信代工电视则搭载聚好看平台,不过都没有开机广告,资源能满足大部分需求。松下在电视功能上的本土化上做的还是不错的,多数电视支持手机投屏、语音助手,部分中高端机型还支持免遥控远场语音。JX700/760等电视还配备摄像头,支持很多主流的摄像头应用。

现如今消费者越来越难找到松下的电视展厅,大多只能在网络上购买。但只要在正规渠道购买,售前售后都能得到松下官方的保障,适合有着日系家电情怀的消费者购买。

飞利浦 PHILIPS 荷兰

在不少家电领域,飞利浦都享誉全球。但“欧洲贵族”的电视业务早已被中国企业冠捷收购,除了北美市场,飞利浦电视完全由冠捷制造和运营。冠捷是响当当的全球电视代工厂巨头,拥有成熟的电视制造技术,这场联姻倒不算委屈飞利浦。飞利浦电视产品线齐全,覆盖低中高多个档次,产品远销全球多个主要国家。国行版本的飞利浦电视在配置上与海外版无异,但无论是销量、声量还是口碑,飞利浦电视在国内都只能算T4级别。

Ambilight环景光

飞利浦电视外观上的一大特色是“Ambilight环景光”,又叫“流光溢彩”。其在电视外壳上镶嵌了许多彩色LED灯,能根据屏幕画面和声音节奏,发出与之呼应的色彩,营造出一种画面溢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氛围。如果对效果不满意,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对灯光进行个性化的调节。环景光并不是一项多么复杂的技术,甚至可以认为是个噱头,但却在于飞利浦显示器和电视上存在多年,受到不少消费者喜爱,是飞利浦的专属情怀。

飞利浦电视涵盖的画质处理技术并不少,MiniLED、全阵列控光、量子点等硬件技术均有涉及,这很明显源自冠捷深厚的代工技术积累。但在电视行业高度依赖上游企业的今天,头部品牌们纷纷开始通过自研画质算法、画质芯片等手段提高优势地位。而这方面飞利浦显然非常弱势,产品多以公版调教方案为主。再加上并不太亲民的售价,飞利浦电视通常不是最优的选择。飞利浦胜在产品齐全,高中低端全面覆盖,能满足不同预算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系列:线下为主,上新缓慢

型号命名上,飞利浦的液晶电视均含有字母“P”。以70PUF7695为例:70代表尺寸;769代表档次;结尾数字“5”代表上市年份为2020年(6代表2021年,以此类推)。直至2021年11月,各大电商平台上销售的飞利浦电视,仍以5/4两代旧机型为主,新机型主要在线下销售。飞利浦LCD电视中,只有 “736”以上档次的电视支持环景光,售价3500元起步。

飞利浦OLED电视产品线有7/8/9三个档次,但在各大电商平台,基本只能看到2019年的入门级欧风OLED784系列。其有55、65英寸可选,均采用120Hz的OLED面板,65英寸款价格常年位于万元左右,一度是该尺寸最便宜的OLED电视。OLED电视的画质下限极高,搭配飞利浦的P5画质增强引擎,784算是非常值得推荐的超画质电视。不过在OLED面板产能释放的2021年,飞利浦的价格优势也已不再突出。

云视听极光UI

飞利浦电视使用与腾讯云视听合作的定制安卓系统,没有过多特色功能,但是简洁流畅、开机无广告。首页是熟悉的极光TV页面,除了腾讯,应用商城也涵盖其他平台的APP,不过不支持通过U盘安装APP。中高档型号支持语音操控,部分版本直接使用腾讯语言助手,易用性良好。

近年来飞利浦电视的品控水平有所下降,根据各平台买家反馈看,有的产品会有拼接处缝隙大、漏光等小毛病,消费者满意度低于均值,购买前还需留心。

  • 科目三左转弯技巧?

    科目三左转弯技巧:1、当听到“前方路口左转弯”口令时,迅速打开左转向灯。观察后方车辆情况,确保安全、开灯三秒后变道至左转弯车道上(考试车道为最里道)。再次打开左转向灯。左右观察...

    问答查看全文>>
  • 骚气的游戏名字

    骚气的游戏名字,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小阔耐、萌比小欧巴、萌萌的人儿、小熊软糖、开着拖拉机去相亲、点着大爷了、巡山小妖精、此男子已醉、今儿晚上太阳不错、整天想死的鱼、吐个泡泡...

    生活查看全文>>
  • 本田xrv发动机是地球梦吗

    本田xrv搭载了三款发动机,分别是1.5L、1.5T和1.8L三款发动机,除了1.8L版本发动机不属于地球梦系列,其它两款都是。1.5L版本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96千瓦,最大...

    问答查看全文>>
  • 庐山云雾茶怎么泡

    庐山云雾茶为绿茶类,性偏寒不发酵,鲜叶按一芽一叶的采摘标准。冲泡的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茶叶,庐山云雾茶与碧螺春一样有着带毫品质特征,因此上投法是最佳冲泡方式:庐山云雾茶的冲泡...

    茶叶查看全文>>
  • 凯美瑞是国五还是国六的排放

    2019款凯美瑞有部分是国五车型,也有一部分是国六车型,消费者去4s店购车时要问清楚。凯美瑞是丰田旗下的一款中型轿车,这款车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汽车。凯美瑞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和口碑...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