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生活>正文

为什么要藏婚鞋

人气:471 ℃/2023-10-23 11:19:56

为什么要藏婚鞋?下面请大家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我国“藏婚鞋”习俗的来源众说纷纭,一说是新郎需要验证新娘是否为真正的“三寸金莲”,因此必须不遗余力地找到婚鞋并亲手为新娘穿上;有人说新郎伏地找鞋的姿势是“拜倒在新娘石榴裙下”的最好体现,因此必须要在婚礼上来一遭。还有坊间流传的说法是,新娘出嫁不可带走娘家一尘一土,因此婚鞋必须是全新的,只有在新郎亲手将新娘抱上轿后才可为新娘换上。

现代的中国婚礼中,“藏鞋”作为接亲环节中的经典保留节目,一百对新人能玩出一百种花样。担负找婚鞋任务的不只有新郎,大多数情况下,伴郎们需要在新郎对新娘告白时就四处搜索。而当找鞋的指令一出,男人们便发疯一般地将新娘闺房翻个“底朝天”。

拓展小知识:

一、婚鞋藏哪里不容易找到?

1、新娘或伴娘裙摆下: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就算是被发现了,新郎和伴郎那边也会比较的拘谨,不会好意思去拿,主动权都在新娘和伴娘的手里。

2、工作人员身上:可以藏摄影师、化妆师等工作人员的身上,但要提前和工作人员商量。

3、包包里:把婚鞋藏在丈母娘或者长辈的包包里。

4、枕头套里:新娘身后显而易见,但却极度容易被忽视。

5、鞋柜上:将婚鞋完美隐藏在众多的鞋子中。

6、挂在门后:一股脑儿往里冲时,谁会在意大门后面挂了一双鞋子呢?

7、黏在凳子下:用胶带粘在凳子,要是长辈坐着就更难发现了。

8、挂窗帘滑轨上:把婚鞋的鞋跟挂在窗帘滑轨上,再稍拉上窗帘,简直巧妙。

9、纸巾盒:在纸巾盒的上面放些纸巾掩护。

10、垃圾桶内:婚鞋上放些垃圾做掩饰。

11、用绳子挂窗外:这个藏法的前提是天气好,同时绳子一定要系紧,不要将鞋子掉落。

12、装饰气球内:藏进大号装饰气球内。

13、保险密码箱里:想要开箱密码?红包拿来!

14、家庭电器里:微波炉是首选。

15、电脑主机箱里:一般人不会想到姑娘还精通拆电脑。

二、结婚藏鞋的含义?

中国“藏鞋”习俗的来源众说纷纭,一说是新郎需要验证新娘是否为真正的“三寸金莲”,因此必须不遗余力地找到婚鞋并亲手为新娘穿上;有人说新郎伏地找鞋的姿势是“拜倒在新娘石榴裙下”的最好体现,因此必须要在婚礼上来一遭。还有坊间流传的说法是,新娘出嫁不可带走娘家一尘一土,因此婚鞋必须是全新的,只有在新郎亲手将新娘抱上轿后才可为新娘换上。

现代的中国婚礼中,“藏鞋”作为接亲环节中的经典保留节目,一百对新人能玩出一百种花样。担负找婚鞋任务的不只有新郎,大多数情况下,伴郎们需要在新郎对新娘告白时就四处搜索。而当找鞋的指令一出,男人们便发疯一般地将新娘闺房翻个“底朝天”。

第一只鞋:

深知“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的新娘会将一只鞋子藏在自己的婚纱裙摆下,但如今,这已成为新娘给爱人的第一次“放水”,每个新娘都这样藏鞋时,找第一只鞋就变得毫无难度了。

第二只鞋:

而另外一只鞋,通常由伴娘团别具匠心地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多年的经验积累表明,橱柜是最不能藏鞋的地方,隐秘性较高的当属女宾的衣服外套里、伴娘的手袋中。 更疯狂的伴娘会用细绳栓住婚鞋的鞋跟将鞋子挂在窗外,或用塑料袋密封好鞋子放进马桶的水箱!而为新郎和伴郎提供线索,也成了伴娘们借机索要红包的契机。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帮到大家!

  • 汉兰达减震器有指定位置吗?

    汉兰达减震器有指定位置。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

    问答查看全文>>
  • 辉昂是进口还是合资

    辉昂是合资车,辉昂是上汽大众旗下的一款中大型豪华轿车。辉昂一共搭载了两款发动机,一款是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另一款是3.0升机械增压发动机。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

    问答查看全文>>
  • 力狮保养灯如何归零,力狮保养灯如何消除

    斯巴鲁力狮的保养灯亮起时,就是提醒车主到时间去做保养了,应尽快到斯巴鲁授权服务网点做保养,等保养过后,专业人员会用汽车电脑检测仪进行保养灯归零。那么车主也可以手工将保养灯归零。...

    问答查看全文>>
  • qq说说冬天

    1、冬天快来了,我一个人怎么办。不说了,我去加床被子,拿件羽绒服。2、将自己留在冬天里,或者昏暗中,才能更加真实地感觉到温度和光。美好的事物变得丰富起来。不会有难过的心。3、冬...

    说说查看全文>>
  • 预防中风如何锻炼?

    如何在还没有发生中风之前,就把中风的源头清除掉呢?专家介绍说,中风的危险因素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干预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等。比如说,年龄如果大于六十岁,中风的风险...

    冷知识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5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