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冷知识>正文

宝宝吃东西噎住的急救方法

人气:206 ℃/2023-05-20 13:56:02

儿童进餐较慢时,一些家长喜欢催促,有的家长甚至经常在饭桌上训孩子,孩子被迫急匆匆吃饭或来不及细嚼慢咽囫囵把食物吞下儿童食道细小,比较容易噎住。也有一些孩子天生急性子,对食物有偏好,喜欢快速进食,家长对这样的孩子要适当延缓其进食的速度此外,孩子进食时说笑、打闹也容易被噎住。在吃东西的时候,宝宝出现噎住的现象,家长们一定要正确的处理,不然会引起不良后果。

如果家长发现小孩噎住了,千万不要惊慌,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立即对孩子进行急救,迅速送往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

对于意识清楚的孩子:可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在孩子的侧后位,一手置小患者的胸部以围扶孩子,另一手掌根在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拍击时应快而有力。

对于意识欠清或不清的孩子:应使小患者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孩子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击6-8次。

将孩子仰卧于桌子上,家长双手叠加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往胸部方向适当加压,可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压力,让孩子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异物从气管内向外冲出,并随气流到达口腔。

较大的儿童可采用立位急救,家长站在儿童后方环抱儿童,左手握拳顶住儿童腹部脐与剑突之间,右手压在左手上面,双手向上向后方用力,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压力,以利异物排出。如果发现孩子呼吸微弱,面色发乌,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导致儿童意外窒息原因第一是进食的不良习惯和一些坚果(如花生、瓜子、荔枝、龙眼、葡萄)之类的食物纽扣、玩具的小零件等硬物还有一些软而粘的面包、果冻等食物。噎着不同的东西,处理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糖果、玩具小零件等都有可能使宝宝噎住,这时应该这么做:

1.曲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孩子的心窝,面朝下,用力拍打孩子的背部。

2.如果还是无法吐出,请将孩子从后面抱起,头朝下用拳头抵住孩子的心窝,然后进行挤压。

3.若发现呼吸依然困难、脸色及身体开始转成紫色时,请尽快叫救护车。并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施以人工呼吸。

年糕、软糖,甚至面包这些软而黏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也危险,当孩子噎着了,这时应该这么做:

1.让孩子侧躺。

2.让孩子将嘴巴张开,如果你可以看到噎在喉咙里的东西的话,请用手指将东西抠出来。

3.看不到时,可用食指用力压在孩子后舌根,帮助孩子催吐。

什么时候需要医生?

当你发现宝宝有以下症状时:

1.孩子呼吸困难、脸色发青、发紫等请尽快送医,因为异物可能已经进入气管了。

2.咳嗽剧烈、喉咙有呼噜呼噜的声音。

3.挤压胸部时,孩子会感觉疼痛。这很有可能是吞入回形针、玻璃或其他金属片了。

6分钟,是孩子噎住窒息后的黄金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根本就是争分夺秒的事,如果1分钟内开始急救,被救回来的可能性是90%如果5分钟才开始抢救,那成功率就降到40%&mdash50%。脑循环缺氧6分钟后,可能造成脑神经系统的永久性伤害。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家长第一时间的抢救就成为了挽救孩子生命最宝贵,甚至是最后的机会。

  • 思域钥匙怎么换电池?

    当按下遥控器按钮时如果指示灯不点亮,需要检查更换电池。如果是带遥控发射器的钥匙电池类型为CR1620,更换步骤:1. 用小型十字螺丝刀打开盖子;2. 打开遥控发射器。 用布裹住...

    问答查看全文>>
  • 超短句子却深入人心

    1、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2、太过爱你爱到自己心会痛,明明到最后还是自己的软弱。3、明知你爱得是她,我还是学卟会摆脱这挣扎。4、人常犯的一个错,就是花费时间去...

    句子查看全文>>
  • 房车改装为什么不用原车空调?

    房车改装不用原车空调的原因如下:1、房车一般选用的是驻车空调;驻车空调就是停车时也能依靠电瓶工作的空调,方便快捷;2、相比传统车载空调,驻车空调无需依靠车辆引擎动力,可以大大节...

    问答查看全文>>
  • 新能源汽车报价2022,新能源汽车价格表最新

    自从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后,国内市场上就不断涌现出一些出色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今许多消费者买车也开始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只不过很多人不清楚新能源汽车究竟多少钱,那么下面...

    问答查看全文>>
  • 奋斗的句子 正能量 奋斗的句子 正能量图片

    1、事业的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盲目急躁是不足取的。2、有梦就去追啊,愣在原地做什么。3、不要和我比懒,我懒得和你比。4、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

    句子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5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