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冷知识>正文

古代皇宫里的饮食保养秘方

人气:327 ℃/2023-07-06 09:19:25

茯苓,莲子,芡实,山药,粳米,糯米。

茯苓等药各等分共为细粉,粳米、糯米另磨粉。取药粉3份,粳米粉5份,糯米粉2粉,用水和成糕,放入笼内蒸熟,做成小饼。每日早、晚各食1^2个。

健脾益肾,宁心安神,延年益寿。

此为清宫食疗秘方。茯苓,《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ldquo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ldquo,是古代医家常用的益寿药。现代研究证明,茯苓主含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组胺酸、麦角甾醇等,具有镇静和降血糖作用。茯苓聚糖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并有较强的抗癌作用。莲子,《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ldquo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ldquo。芡实,《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主治&ldquo湿痹,腰背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人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rdquo。

:人参60g,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各120g,牛膝、枸杞各60g。

人参研为细粉,余药煎煮后过滤去渣,加人蜂蜜适量,人人参粉,炼成膏。或将诸药共为粉,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药膏每日2次,每次半匙,白开水冲服。药丸每日2次,每次10g,空腹白开水送下。

滋肾益肺,健脾养心,填精补髓,强身壮体,延龄益寿。

:集灵膏是清康熙年间宫廷御医顾松园改进之方。由于方中药物偏于滋阴补血,所以脾虚腹泻者最好不用。

:山药120g,莲子、白术、芡实、茯苓、神曲、使君子、天南星各120g,炙甘草60g。

上药共为细末,用老米饭干500g,蜜糖为小饼。日服1饼。

健脾和胃,男女小儿脾胃虚弱最宜。

方出《清太医院秘录医方》,是一首食疗保健,健脾益气方剂。方中山药、莲子、白术、芡实、茯苓均为健脾益气佳品,其中芡实兼有固涩之功,茯苓兼有利湿之效,一固一利,固正气利湿邪,颇有配伍之妙。现代研究表明茯苓(见前面)、白术、山药、莲子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其中山药可降血糖、降血脂,而莲子、芡实尚有抗癌作用,可见本方养生益寿抗衰作用并非一般。

:党参60g,茯苓60g,白术30g,薏苡仁、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各90g,白糖240g。

共研细末,同白米粉蒸糕。每服不拘多少,日进二三次,白开水送下。

此方不寒不热,平和温补,扶养脾胃,男女小儿诸虚百损,服此糕,无不神效。

此为食疗补虚佳方,乾隆皇帝自40岁起,便经常服用此糕。此后清代历朝皇帝妃子,包括慈禧太后,亦竞相服食。方中党参大补元气,薏米、扁豆健脾而利湿,诸药配伍药性平和,对于脾胃虚弱,心肾不足之证更为相宜。

:五味子240g。

将五味子洗净,水浸半日,煮烂去渣,再熬成饴,少兑蜂蜜收膏。每日口服1^2次,每次1匙,开水冲服。

补肾健脑,滋阴益气,养心。

此方收录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用来给慈禧补身体和养心神的。本品性温,味甘酸,入肝、肾、心、肺诸经。历代医药学家认为有&ldquo养五脏,壮筋骨&rdquo等滋补强壮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它含有五味子素、枸椽酸、挥发油等多种物质,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可改善人的智力和体力,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具有保肝、解毒、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等。可称此膏为健脑益寿佳品。

  • 水温表不动是什么问题?

    汽车水温表不动一般有以下原因:1、水温表电源线断路;2、水温表电热线圈烧坏;3、水温表传感器电热线圈烧坏或触点接触不良;4、水温表传感器导线接线不良或断路;5、供给水温表电路稳...

    问答查看全文>>
  • 祝同学生日快乐简短 祝同学生日快乐50字

    1、不追求名流满座,但求好友满堂;不求山珍海味,但求啤酒白干;不求礼炮震天,但求笑声山响;不求殷重祝福,但求真诚祝愿:生日快乐,平安健康!2、时钟的乐曲奏起时,当粉红的蜡烛点燃...

    句子查看全文>>
  • excel表格自动调成满页

    excel表格怎么自动调成满页?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设置方法,一起来看看吧。1、打开Excel表格。2、点击“文件”。3、在下拉菜单中点击“打印”。4、选择“页面设置”。5...

    科技查看全文>>
  • 唯美爱情性签名

    1、了解你的外表,你的心我要怎么去解说。2、照片里的微笑,你知不知道你对我来说有多么的重要。3、信任如同一块橡皮擦,每犯一次错,就会变小一点。4、其实最好的日子,无非是你在闹他...

    签名查看全文>>
  • 科目三掉头速度控制在多少最好?

    科目三考试掉头车速一般控制在三十码以下合适:1、听到指令后迅速打开左转向灯;观察后方来车情况以确保安全,打灯三秒后往左打方向,进入最内车道;2、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左转向灯自动复位...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