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句子>正文

金刚经经典句子

人气:614 ℃/2024-03-28 23:22:29

1、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2、死亡只是消失而进入源头,死亡是进入那个不显现的,死亡是进入神里面睡觉,你将会再度开花,你将会再度看到太阳和月亮,一再一再地,直到你变成一个佛为止,直到你能够有意识地死,直到你能够有意识地、有觉知地进入神里面放松,那么就不会再回来,那是全然的死,那是最终的死。

3、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4、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5、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6、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7、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8、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9、这是佛陀最伟大的洞见之一,其它没有一个宗教有达到那样的高度,其它所有的宗教都停留在某些自我的观念里,不管它们是多么地精炼、多么地神圣、多么地具有美德,某些自我的概念都还保留着。你或许称之为自己,你或许称之为灵魂,佛陀对它非常非常清楚——你最深的核心是由空无所组成的,没有自我。

10、唯有当你不判断,你才能够爱。

11、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14、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15、佛陀是非压抑的。如果你发现佛教的和尚是压抑的,那表示他们根本就没有了解佛陀,他们将他们自己的病态带进了他的教导。

16、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17、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1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20、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21、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2、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3、我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5、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想它干什么。

28、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静,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29、但是要记住,当真实的存在在那里的时候,你是不存在的,这是唯一必须加以了解的准则,没有其它的准则存在。

30、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31、单独并没有孤独在里面,当你单独的时候,你不会孤独,你是单独的,但是并不孤独,因为你跟全部合一,这样你怎么会孤独呢?如果你是空的,你的界线会消失,因为空不可能有界线,空只能够是无限的。正确的静心带你到空和单独。

32、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34、当你不在那里,就只有纯粹的空,在那个纯粹当中就是涅盘、就是成道,这是存在最有价值、最宽敞的地方。它是每一个人都在找寻的空间,因为它是没有限制的、无限的。它的纯粹是绝对的,它不被任何东西所污染,甚至连你都不在那里。有光,也有意识,但是没有「我」。

35、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3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38、真理并不是新的,真理就是你的本质,你必须变觉知,并不是你必须变得更博学多闻,事实上,你变得越博学多闻,你就越不觉知,你越认为你知道,你就越被无知所覆盖。

39、成道已经存在,现在的状态已经就是成道。它并不是一种达成,它只是一种认出,它并不是你必须努力去将它带出来,一切你所需要的就是不要作任何努力。放弃所有的努力,突然间,它就在那里。你看不到它,因为你一直在努力想要去看到它。你那个想去看它的努力反而成为一个障碍。

40、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41、禅对性没有什么态度,那就是禅的美。具有某种态度意味着你仍然执着于这个方式或那个方式。个性意味着某种东西已经固定在你里面,个性意味着你的过去,个性意味着制约和培养。

42、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4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4、涅盘并不是一个目标,它只是你的空。当你抛弃了一切你所累积的,当你不再聚藏,当你不再是一个吝啬者或是一个执着的人,那么那个空就会突然迸出来,它一直都在那里。

45、传说惠能就因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开悟。

46、成道是不安全的敞开天空,它就是那个浩瀚,它是没有地图的海洋,那个旅程是从一个未知到另一个未知,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知道。知识,那个知识的概念,是人类愚蠢的一部份。生命是如此的一个奥秘,它是无法被知道的。

47、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48、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9、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50、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51、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52、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53、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54、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55、你只要处于一种什么事都不做的片刻,没有要到任何地方去,没有试图要改善任何事情,只是很放松。在那个停止当中,在那个放松当中,它就在那里。它是一种认出。不是一种达成,而是一种认出,因为在深处,你已经就是那个,你一直都是那个。

56、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

57、你的意识有多清醒,你就是以同样的比例存在。如果你想要成为更多,那么你就要变得更有意识。意识给予本质存在,而无意识将你的本质存在带走。当你是喝醉酒的,你就失去了你的本质存在,当你是熟睡的,你就失去了你的本质存在。

58、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59、布施无相,度生无我。

60、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61、神继续洒落在你身上,但是你却封闭在你的过去里,你几乎是待在一种坟墓里,你已经变得不敏感,因为你怯懦的缘故,你已经丧失了你的敏感度。

62、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63、学者用头脑知道,他坚定不移地抓住他的知识,他依仗着他的知识而形成很强的自我,他是坚硬的,他无法融解,他不是敞开的,他是封闭的,他所有的窗户和门都被他的知识和他所累积的经典所堵塞。

64、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

65、头脑是一个制约的现象,它是某些因的果。你无法直接摧毁那个果,你必须找出因。你无法只是籍着切断一棵树的树枝和树叶而摧毁一棵树,你必须找到树根,而树根隐藏在地底下。

6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

67、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68、应无所住处生其心!

69、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70、对于那个永恒的,你只能够是女性化的,你不可以成为一个做者,你必须处于一种不活动和被动的状态,你必须耐心地等待。成为平凡的,然后等待。

71、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72、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73、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74、透过静心、瑜伽、断食、和节食,你怎么能够去安排成道?不,那件事远超出这些——远超出天上的星星之外。所有这些小事都非常世俗。是的,它们可以纯化你、净化你,但是它们无法给你成道。它们能够给你一些喜悦的片刻,但是那个喜悦不可以被解释成喜乐,因为「你」在那里。

75、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