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传统>正文

中元节包袱书写格式,中元节包袱书写称谓一览!

人气:183 ℃/2024-07-07 23:01:19

中元节又叫做鬼节、七月半,是中国传统之中上坟祭祖的节日,这一天除了要祭奠逝去的亲人,还要给去世的亲人烧去纸钱,也是我们常说的烧包袱,那么中元节包袱书写格式,中元节包袱全部称呼是什么?跟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元节包袱书写格式

“袱包”是古时祭奠逝者,将冥币以信袱的方式化给幽冥界的亡魂,以寄托哀思。相当于现在人邮寄钱财。烧包袱,是由烧纸钱演化而来。民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新亡人)十四日(老亡人)祭奠亡灵时,都要烧包袱。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子孙。将打好的纸钱,用白纸封起来,就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后,还要用毛笔字写上敬奉的字样。

——中元节包袱书写格式: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X封(即: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给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经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阳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运XX年XX月XX日叩化(即:农历跪拜焚化的日期

包袱直系亲人称谓

上九代:称鼻祖。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耳孙。

上八代:称远祖。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云孙。

上七代:称太祖。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仍孙。

上六代:称烈祖。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晜孙。

上五代:称天祖。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来孙。

上四代:称高祖。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玄孙。

上三代:称曾祖。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曾孙。

上二代:称祖父。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孙。

上一代:称父亲。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男。

包袱旁系亲人称谓

父之兄:称伯伯。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称叔叔。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称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孙。

母之兄或弟:称舅。 故舅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 故姑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内侄。

父之姐妹:称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父之姑爷: 称故姑公。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内侄孙。

父之姑娘:称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孙。

同父母之姐:称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内弟。

俗话说的好,一运二命三风水,可知运势对于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了。

点击下方【精品测算】,获取最新人生运势!

  • 雨刷器异响解决窍门?

    汽车雨刷器异响的解决方法:1、由刮水器本身引起的刮水器片异响,刮水器是橡胶制品,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老化、硬化的情况,冬天比较明显,如果它已经达不到清理效果了,最简单有效的解决...

    问答查看全文>>
  • 昂科威发动机参数

    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4kw,最大扭矩为250牛米,2.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91kw,最大扭矩为400牛米。昂科威一共搭载了两款发动机,一款是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另...

    问答查看全文>>
  • 关于因为一个人伤感的说说

    1、明明知道我还在乎你.为什么还要离去2、做人要低调,读书要高调,所以老妈一直在强调3、有人说,爱是种饥渴 一种无尽的带痛的需求。4、同学们要放眼未来,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实...

    说说查看全文>>
  • 有关成功的格言

    1、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做。——陈安之2、成功的秘诀,是在养成迅速去做的习惯,要趁着潮水涨得最高的一刹那,不但没有阻力,而且能帮助你迅速地成功。...

    格言查看全文>>
  • 麻辣鸭哪个牌子好 麻辣鸭十大品牌排行榜

    为您整理了麻辣鸭哪个牌子好,分别有怡达、蹄劲、三只松鼠、山姆/Member’s Mark、精武/KINGWUU、Members Mark、无穷、周黑鸭、紫燕百味鸡、紫燕,告诉您...

    品牌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