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壶与茶道文化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
《阳羡名陶录》记载说:“供春,吴颐山家僮也。”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家事之余,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做砂壶。结果做出的砂壶盛茶香气很浓,热度保持更久,传闻出去,世人纷纷效仿,社会出现争购“供春砂壶”的现象。供春真姓“龚”。所以也写成,“龚春”砂壶。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颜色的硇砂土制作砂壶。开始,时大彬模仿“供春”砂壶,壶形比“供春”砂壶更大,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偶在茶馆中听到“诸公品茶施茶之论。”顿生感悟,回到宜兴后始作小壶。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是说世人以壶柄上识有时大彬拇指印者为贵。从此宜兴砂壶名声远布,流传至今,还是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图源于网络)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丰田威驰19款多少钱?
丰田威驰19款要11万才能买到一辆:1、威驰是丰田专门为亚洲市场设计开发的家庭入门级车型,以 NBC 的平台为基础,在加长轴距后,在小型车平台上开发的威驰几乎达到了紧凑型轿车的...
问答查看全文>> -
车里面外循环标志是啥
外循环:车里面空气与外界空气连通,外界空气从汽车前进气道进入,从汽车后出气口流出。内循环:空气只在车里面循环,不与外界空气交流。汽车空调内循环具有省油、制冷(制热)快的优点,缺...
问答查看全文>>
推荐
- 1菲亚特汽车怎么样?482
- 2如何找到360浏览器的收藏夹158
- 3学习的名人名言大全173
- 4iPhone12系列手机选购指南 iPhone12系列手机怎么选408
- 5关于朋友圈(生活文案大全,适合发朋友圈感慨生活的句子)150
- 6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是怎样的287
- 719款科沃兹变速箱怎么样?327
- 8男人该有的样子文案(做个精致的男人文案)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