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养壶守则

人气:160 ℃/2024-11-10 10:58:53

上图右侧为养出包浆的紫砂壶,与左侧未经泡养的差别巨大

随着收藏价值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艺术品和陶瓷品进入大家的生活当中。特别是一些成功人士和商业人士,都喜欢一些紫砂壶的陶瓷制品,古朴典雅,而且有益于健康。那紫砂壶怎么在使用中更加发挥它的特效呢?今天就带着疑问来探寻一下怎么样才能把买回来的紫砂壶更好的壶光焕发,小编建议从以下几点来着手。

1、先用沸水将壶身内外淋烫一下,如此既可净壶去霉,亦可暖壶醒味。

2、若使用茶叶,注意应将壶身略微垫高,使其圈足高过水面,以免壶身留下水线或不均匀的色泽。

3、将第一泡的温润泡茶汤盛置茶器中备用,待冲第二泡时再用此茶汤浇淋壶身外表,如此反复施行至全程结束。

4、由于紫砂壶身具较高的气孔率,遇热时,因热胀冷缩的关系,气孔相对扩大。此时可用棉质布巾趁机擦拭壶身,让茶油顺势渗入壶壁细孔中,日久便可累积出光泽。

5、每泡茶冲至无味后,应将茶渣去净,用热水将壶内壶外涮洗一次,置于干燥通风处,并将壶盖取下,以利风干。否则,因紫砂壶的口盖密合度较严谨,任令其密封阴干,亦不卫生。

有些壶友趁壶身高热时,以沾有茶汤的棉布茶巾上下擦拭身,由于此时器表温度甚高,湿巾所含茶汤一拭随即挥发,留下可使壶身润泽的茶油,如此便可提高养壶的成效。亦有人先冲出一泡较浓的茶汤当「墨汁」,再以软性毛笔或养壶毛刷沾此茶汤,反复均匀涂布于壶身,藉以提高其接触茶汤的时间与频率。

内外兼修不事二茶

养壶不只是养外表,壶身内壁亦应一并调养,方能收内外兼修之功。养壶的「内功」最重要的就是:一把壶只泡一种茶。因为紫砂壶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所以一把久经使用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沸水亦能冲出淡淡茶汤来。因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否则今天乌龙,明天普洱,后天花茶,那么必然茶味混沌,了无个性可言。

通常开始养壶的动作后,最好避免再用洗碗精之类的化学品去清洗,以免产生异味或刷去光泽。除非您打算全面洗净,重头养起,否则壶身若有脏污,不妨以干布拂净,或用软毛笔沾茶汤清洗之。

此外,紫砂壶造型变化多端,有些如花货、筋纹器较容易产生茶渍死角、可用软毛牙刷勤加清理。另外、壶底较不易接触到茶汤、壶把常含有手上的油脂,易排斥茶汤;还有,会「流口水」的壶嘴下沿应刻意擦拭,诸如此类小细节,皆赖壶主用心照顾。

养壶守则卫生第一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人为了在壶内形成「茶山」,使其看来更具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其中,任其阴干,但因很多地区高温多湿,霉菌极易滋生其间,若就卫生观点考量,此法实不足取。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将最后一泡茶汤存于壶内,直至下回使用前倒掉,认为此法可收内浸外养之效。殊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既擅于吸附茶汤,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养出的壶,只怕日后冲茶时,亦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健康,实是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想要养好一把紫砂壶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各位喜欢紫砂的新朋友们不妨参照上述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细心地如法炮制,即可养成一把人见人爱的好壶。养好的壶摆置架上,温润的光泽便像是自已的心血结晶,那份成就感可不是局外人所能体会的。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手动挡倒挡怎么挂档

    机动车辆启动,踩下离合器踏板,按照车辆档把上的倒挡位已挂入,比如说将档位向右侧推动,然后再向后向推动,就完成了车辆的倒挡挂入,此时的机动车辆将会向后方倒车,需要油门和离合进行配...

    问答查看全文>>
  • 19款新速腾尺寸是多少?

    19款新速腾尺寸4753×1800×1462,配置:1、速腾品牌,由德国大众汽车与中国一汽合资创立于2006年。第一代速腾产品,是一汽-大众审时度势,同步引进德国大众面向北美市...

    问答查看全文>>
  • 瓦特是什么意思 瓦特是什么梗

    上海话中的坏掉。通常所说的脑子瓦特即来源于上海话中的侬脑子瓦特了(你脑子坏掉了么)类似于北方常说的你丫是不是傻...

    热词查看全文>>
  • 十六字的唯美句子

    1、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2、思欲登仙。以济不朽。缆辔踟蹰。仰顾我友。3、我掐指一算,你命里缺我,所以我就来了。4、鸳鸯于飞。啸侣命俦。朝游高原。夕宿中洲。5...

    句子查看全文>>
  • 个人宴请通知短信模板 个人宴请通知短信

    1、曾经见证了你的婚姻,那时的你是幸福的美。伴着宝宝的诞生,现在的你是成熟的美。让我们共同见证宝宝幸福成长历程,这是你永恒的美。幸福健康永远伴随您和宝宝。2、小儿周岁,摆酒志庆...

    祝福语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5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