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大红袍、铁观音及金骏眉简介

人气:454 ℃/2024-10-26 11:57:53

大红袍、铁观音和金骏眉都属于比较高端的茶叶,金骏眉属于红茶类,是全发酵茶,产自福建武夷山一带,而大红袍和铁观音是半发酵茶,属于乌龙茶类,铁观音原产自福建泉州一带,金骏眉原产于福建武夷山地区。

大红袍、铁观音及金骏眉简介:

1、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除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 、甘、清、香。

2、铁观音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养生保健的功能。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形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

3、金骏眉茶,属于红茶中正山小种的分支,原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由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江元勋带领团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融合于2005年研制出的新品种红茶。

金骏眉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全程都由制茶师傅手工制作,每500g金骏眉需要数万颗的茶叶鲜芽尖,采摘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高山原生态小种新鲜茶芽,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萎凋、摇青、发酵、揉捻等加工步骤而得以完成。金骏眉是难得的茶中珍品,外形细小紧密,伴有金黄色的茶绒茶毫,汤色金黄,入口甘爽。

铁观音、金骏眉和大红袍三者的区别:

一、种类上的区别

铁观音和大红袍属于乌龙茶;金骏眉属于红茶。

二、干茶外观上的区别

大红袍呈条索状、黑褐色,而金骏眉有茶毛、条索弯曲,颜色乌黑带金黄;铁观音呈条索卷曲、壮结状,色泽鲜润,砂绿色,红点明,叶表带白霜,绿叶镶红边的颜色。

大红袍的手感粗糙厚重,有岩味,金骏眉手感厚实,有花果香气,铁观音手感则为沉重。

三、茶汤上的区别

大红袍的茶汤橙黄明亮、滋味甘醇;金骏眉的茶汤金黄清澈、甘甜爽滑;铁观音呈金黄或橙黄色,浓艳清澈,明亮。

四、口感滋味的区别

大红袍最突出的是有兰花香,香高持久、岩韵明显;而金骏眉闻着有一种烤地瓜的味道,喝着有淡淡的蜜味;铁观音口味醇厚甘爽,入口回甘带蜜味。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2022中考冲刺励志语录 中考加油图片励志图片

    1、年苦读闯雄关,心态平静莫慌乱。发挥才智更努力,鱼跃龙门终如愿。中考即将到来,望你在有限的时间内,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全家人为你加油!2、若现在就觉得失望无力,未来那么远你该...

    语录查看全文>>
  • 车险到期续保最晚多久?

    车险到期续保是没有什么最晚时间的,应该在保险到期前一个进行续保:1、买车险时最好不要脱保。脱保的意思就是车辆保险的保障时间已经过去,没有续保,再买车险就要由保险公司的人来对车辆...

    问答查看全文>>
  • 奔驰a200两厢价格是多少?

    奔驰a200两厢价格是25.60万--27.80万,各地价格不一:1、全新的1.6 升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有两种调校,在A200上为156马力,A180 上为122马力,都配合7...

    问答查看全文>>
  • 名言佳句大全

    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2、为伟大的事业捐躯,从来就不能算做失败。——乔·拜伦3、...

    名言查看全文>>
  • 国庆节微信朋友圈说说的经典句子

    1、十月的天空,很蓝;十月的阳光,很暖;十月的和风,很柔;十月的细雨,很轻;十月的你,很美。十月十日的祝福,送给十全十美的你,祝你天天美丽!2、山河壮丽,岁月峥嵘!举国英豪开新...

    说说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