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白茶是发酵茶还是半发酵茶

人气:255 ℃/2024-10-01 17:58:31

白茶为微发酵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白茶呈灰白色,由于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作为原料,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后茶叶白茸毛保留下来,呈现白色,因此被称为白茶。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制作工艺最简单的品种,鲜叶采摘完毕,萎凋后干燥。而公益越简单,就越是考验茶叶本身的品质。

根据采摘标准划分

白毫银针是最高等级的白茶,最好的银针采用头春茶树顶芽制成,全部是芽头,始于1796年。而其中,采摘高海拔荒野料制成的白毫银针更是极品。

白牡丹于1922年前后出现于福建建阳水吉。白牡丹的茶树品种和白毫银针一致,都是大白茶树。不同点在于原料的嫩度,基本上除了全芽之外,从一芽一叶初展到一芽二三叶的原料都可以制成白牡丹,因而是一个跨度很大的品种。最好的牡丹王使用明前一芽一叶初展原料,而以一芽二叶嫩度适中原料制作的白牡丹,最能代表这个品种的特点。

贡眉。2018年5月1日,白茶国家标准对贡眉有了非常明确地定义:贡眉是用小菜茶(群体种)品种制作的白茶。小菜贡眉芽头较小,叶态垂卷,口感非常清甜,带有特别的清香。小菜茶产量比较低,所以贡眉的产量自然也低。当然小菜茶做的白茶也有小白银针、白牡丹、寿眉的等级。现在,在大白茶和大毫茶的品类中,就不存在贡眉的说法了。

寿眉是完全使用茶树嫩梢和叶片制作的白茶,基本不含芽头。寿眉外形如同枯叶,但价格便宜,口感柔滑,是很多茶友的白茶入门引路人,老寿眉则具有独特的陈香,用于煮茶堪称神品。

简单总结,白茶大致按照以下分级:

白毫银针:为白茶的最高等级,只采芽;

白牡丹为第二个等级,采摘标准为一芽1叶~2叶;

贡眉是第三个等级,采摘一芽2叶~3叶带嫩梗;

寿眉为第四个等级,采摘标准为一芽3叶~4叶,带粗梗,大叶子较多。

关于存放时间

白茶有“一年为茶,三年为药,七年为宝”的说法。好的老茶非常好喝,同时具有药用价值。所以白茶有年头一说。

陈放好的白茶会产生白茶特有的药香蜜韵。老寿眉的汤水更为醇厚,而老茶的白牡丹在寿眉的基础上还会夹带毫香,但没有寿眉耐泡煮,老茶白毫银针自然不必多说,乃是白茶中的上品。

因为白茶尤其是寿眉,散茶比较占地方,所以为了存放方便多会压制成饼。但白毫银针不会压制成饼,近些年来高品质的新茶白毫银针价格被炒的非常高,许多爱茶的人都会直接购买新茶储存。

对于白茶而言,新茶和老茶各有滋味,各具特色。

关于香气和汤色

白毫银针,则品的是嫩香、清香,老茶会有显著的毫香。一般而言,老茶的芽头越多,白毫也会越多。

白牡丹多带花香,如栀子花、桂花、夜丁香、紫藤萝、千里香、女贞花等,而高级别的白牡丹尤其是高山牡丹王以香气清甜著称。

寿眉,尤其是新茶,更接近青草香或者叫粽叶香,花香和粽叶香势均力敌,还带有些仙草的香气,整体来书,香气更恬静些。

汤色则根据采摘标准会逐渐加深,白毫银针多是浅黄色或者米黄色,而白牡丹杏黄色居多,贡眉、寿眉则橙黄或深黄,但汤色与陈化也有很大关系。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满满都是我对你的爱经典句子

    1、你喜欢买书我喜欢看书,你喜欢唱歌我喜欢听歌,我喜欢养花你喜欢赏花,你愿意娶我愿意嫁,我们真是天生一对。2、有时候想想,那些被逼着去相亲的姑娘真的是不容易,很不容易,一面是家...

    句子查看全文>>
  • 初三毕业班主任寄语简短一句话

    1、别祈望不劳而获。成功不会自动降临,成功来自积极的努力,要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坚持到底。2、鞋底磨穿了,不等于路走到了头。4、阳光或阴霾都会明明白白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所以,任...

    句子查看全文>>
  • 劳动座右铭

    1、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2、当劳动是种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3、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4、平时不劳动的人,一生没有节日过。...

    座右铭查看全文>>
  • 简短正能量语录英语

    1、低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变。2、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3、There is no life without progress...

    语录查看全文>>
  • 控制情绪的句子

    1、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脑,左脑控制理智,右脑控制情绪左右脑是分开的。即使理智再清楚,情绪这个东西也是无法控制的。2、不要用压抑来控制情绪,最好用观想,用佛号,用祈祷,来化解情绪。...

    句子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