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茉莉花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人气:471 ℃/2024-09-14 07:21:18

茉莉花茶是再加工茶,与绿茶、红茶并无归属关系,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是选用优质茶叶与含苞待放的茉莉花骨朵为原料,通过拼和、窨制等工序制成,是传统茶叶的再加工,因此,属于再加工茶中的花茶。

但是需要注意,茉莉花茶制作时选用的茶胚,既可以是绿茶,也可是红茶、乌龙茶等。

茉莉花茶的种类以及特点:

1.四川茉莉花茶

碧潭飘雪、花毛峰、金针兰雪、峨顶飘雪、细芽飘雪、茉莉香雪。

四川茉莉花茶以四川峨眉山、蒙山、宜宾等所产川青为茶坯,具有独特的窨制工艺,代表品种为碧潭飘雪、林湖飘雪,独具风格。四川花茶,均采用四川本地天然鲜花窨制,以四川明前茶为茶坯,多重窨制,品饮此茶,花香不掩茶香,茶香混有花香,滋味鲜爽,层次感丰富。

2.广西花茶

广西花茶以广西横县所产茉莉花,横县是中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

3.苏州花茶

产于江苏省苏州茶厂,它的生产始于南宋,历史十分悠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茶,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非官方)之一。

苏州茉莉花茶选用苏、浙、皖三省吸香性能好的烘青绿茶为茶坯,配以香型清新而又成熟粒大、洁白光润的茉莉花精工窨制而成,达到十余道工序之多。

成品苏州茉莉花茶外观条索紧细匀整,白毫显露,干茶色泽油润;冲泡后的茶汤清澈透明,叶底幼嫩;香气鲜美、浓厚、清高,入口爽快,持续性能好。

4.福州龙珠茉莉

龙团珠茉莉花茶产于福建福州。是福州茉莉花茶中的传统地方名牌产品。品质特点:外形圆紧重实、匀整;内质香气鲜浓,滋味醇厚,汤色黄亮,叶底有肥厚。

5.政和银针

政和茉莉银针茉莉花茶。产于福建政和茶厂。主销北京、天津等地。其品质特点:外形芽条肥壮,满披茸毛,形似银针,色泽油润;内质汤色清澈明亮,花香芬芳、浓郁,冲泡3~4次花香犹存,滋味鲜浓醇爽回甘,叶底肥厚匀嫩,根根如针。

6.金华茉莉

又称“金华花茶”,产于浙江省金华市,采选上好的绿茶作为茶坯,同头圆、粒大、饱满、洁白、光润、芳香的优质茉莉花经窨制而成,制作过程中必须抓珠鲜花吐香、茶坯吸香、复火葆香3个重要环节。

其品种有茉莉毛峰茶、茉莉烘青花茶、茉莉炒青花茶等,其中以茉莉毛峰茶品质最佳,茉莉毛峰茶全身银毫显露,芽叶花朵卷紧;色泽黄绿透翠,汤色金黄清明;茶香浓郁清高,滋味鲜爽甘醇;旗枪交错杯中,形态优美自然。

茉莉花茶冲泡方法:

准备一个300~500ml的玻璃杯。然后我们选取3g左右茉莉茶叶,茶水比例为1:50,即3g茶叶需要150ml的水。

先用水将玻璃杯冲洗干净。

接下来,我们要选择刚烧开晾置一会的水温冲泡,大约80℃,将茉莉茶叶投入玻璃杯中,然后注入玻璃杯容量的1/3水,然后 摇晃杯身,待茶叶充分浸润后,然后再次注入玻璃杯七分满的水,同时不要加盖。

然后等待2分钟左右,即可饮用茉莉茶叶,香气芬芳,花香茶香融为一体,口感香醇。

茉莉花茶一般冲泡3次左右,但水温不能太高,每次饮用至茶杯1/3处时即可再次续水。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送朋友出嫁感人的句子

    1、恋爱容易,相伴到老不易,在这里,我希望你们能够永远携着恋爱时的那份真挚与真情,再包裹着浓烈的亲情,幸福到永远。2、鼓盆而歌兮琴瑟和鸣,交杯同饮兮两心相契,鼓盆相欢兮醉里同舞...

    句子查看全文>>
  • 飞度多久保养一次

    汽车需要在行驶5000公里时做一次小保养,行驶3万公里时大保养一次。汽车进行小保养的时候,需要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而进行大保养时,需要更换三滤和火花塞。汽车需要定期进行保养,...

    问答查看全文>>
  • 宝马x1第一年的盗抢险价格是多少?

    宝马x1第一年的盗抢险的价格是按以下方式计算的:1、全车盗抢险为附加险,必须在投保车辆损失险之后方可投保该险种。损失险为车价的1.2%收取,全车盗抢险是按车价的1%收取的;2、...

    问答查看全文>>
  • 一键启动钥匙没电了车子会停吗?

    一键启动钥匙没电了车子会停的:1、当钥匙没电的时候,钥匙的发射功率非常低,会导致车内的感应器很难感应到,而无法启动汽车。这时可以把钥匙放在离感应器最近的地方,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能...

    问答查看全文>>
  • 婚礼女方爸爸讲话稿

    婚礼女方爸爸讲话稿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首先可以向现场的各位来宾们问个好,或者简单介绍一下新人。2、然后可以发表一下感慨以及对来宾、新人的美好祝愿。示例...

    生活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