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茶道品鉴级冲泡工序应该是怎么的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人气:133 ℃/2024-06-23 08:10:13

第一种工序:

1、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2、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3、温杯: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4、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5、低泡: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6、分茶: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7、敬茶: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8、闻香: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9、品茶: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第二种工序:

怎样品茶:品茶可用备、洗、取、沏、端、饮、斟、清八个字来概括。具体是:备: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对茶叶、开水、茶具和品茶环境四方面的准备工作。

洗(温):指对茶具的洗涤、热烫过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温杯的作用。

取(选):按客人的品种、嗜好和饮茶习俗,备齐多种茶叶品种,让客人点茶和供客人选用。

沏(泡):沏茶时手势动作要轻柔持重,倒开水时要把茶壶上下拉三次,高冲低调,即“凤凰三点头”。目的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能均匀地吸水,有处于茶叶在杯中显色、透香和吐味。此时还要仔细辨别沏茶的水声,仔细观察茶叶从浮到沉的形态变化。

端(敬):端茶给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边缘或握住杯身,正确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好下垫托盘,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过茶后不能举杯一饮而尽,吃口要小,可从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过舌头,扩展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此时可以微微、细细、啜啜品之。

斟(加):给客人斟茶时,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开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国有“浅茶满酒”的习惯必须注意礼节,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为宜。

清:要等客人离后,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来以备下次之用。

滇红冲泡注意事项

1.泡滇红最好用透明玻璃杯、水晶杯或者白瓷杯,这样除可以充分让饮茶人享受到红茶的芳香外,还可以欣赏到它迷人的颜色。不宜用保温杯泡红茶,饮茶不宜过浓,切不要饮隔夜茶。

2.滇红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调饮,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奶、花朵、蜂蜜、柠檬、等,都可以取得加分的效果,口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3.滇红冲泡时间不宜过长,放久后茶中的茶多酚会迅速氧化,茶味变涩,冲泡时间掌握得恰当,可以释放最佳茶香。

4.新鲜的冷水煮沸泡茶,可以把茶的香气充分释放出来,而隔夜水、二度沸水等,都不适合冲泡滇红。

5.谨慎斟酌投茶量,建议少量多次冲泡,较能发挥滇红香醇的原味。

6.清饮法适合于品饮工夫红茶,重在享受它的清香和醇味。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超甜表白文案短句 表白文本短句

    1、只愿今生和你,永不分散。2、以下整理的表白文本短句,超甜表白文案短句,希望大家喜欢,你的眉眼不经修饰,直抵心房,3、希望你只对我露出这样的微笑。4、小女子喜欢你可不是冲动。...

    句子查看全文>>
  • 禁止车辆驶入标志扣几分

    禁止车辆驶入标志扣几分?违反禁止车辆驶入标志扣3分,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第三条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的,一次记...

    问答查看全文>>
  • 转向机拉杆自己能换了吗?

    转向机拉杆自己不能更换的,转向球头的更换需前往修理店寻求专业人士进行更换的。转向机拉杆球头没有规定更换周期,出现损坏才需要进行更换的。转向拉杆球头损坏会导致转向是产生异响,转向...

    问答查看全文>>
  • 微信下午问候语简短

    1、生命中,再无聊的时光,也都是限量版。下午好!2、下午好,祝你这天好心情,工作顺利,生活甜美。3、坚持到底的信念,成功的鲜花就会灿烂绽放。祝快乐从容每一天,幸运幸福永相伴。下...

    祝福语查看全文>>
  • 奔腾b50用了什么悬架

    奔腾b50的前悬架使用了双横臂独立悬架,后悬架使用了多连杆独立悬架。奔腾b50是奔腾旗下的一款紧凑型轿车,这款车的长宽高分别是4695毫米,1795毫米,1460毫米,轴距为2...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