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关于洗茶、醒茶、润茶,你都理解吗

人气:449 ℃/2024-03-26 22:06:56

洗茶、醒茶、润茶,三者的意思是不同的,分别存在于不同的场景。

我们先来说洗茶:

洗茶

对于“洗茶”,今人常误以为由于茶叶不洁净。求诸《中国茶叶大辞典》对“洗茶”解释:“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 而且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一直应用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历史。

洗茶,其实是人们对某些茶冲泡过程想当然的理解。

在茶文化领域,洗茶的标准称呼是“温润泡”。它是把茶泡得更好喝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并不是像大家所说的为了“洗去茶叶中的脏东西”。

洗茶,是对于茶叶不干净,或者有泡沫等场景的表现。

洗茶,简单来说,就是投茶,沸水冲泡,将第一泡倒掉即可,之后正常冲泡。

醒茶又是何意

醒茶:主要是因为存在老茶,或者存放过一段时间,再或者茶叶生产制作后,一直放在冷库就会有“冷气”。

此时如果将茶叶直接冲泡饮用,滋味和香气就会不好。

因为,茶叶是处于沉睡状态,是没有被激活的。

而通过,沸水,使得茶叶与温度、水分充分接触,从而焕发活力。

醒茶分为两种:

1、将饼茶、砖茶,拆解,放在紫砂观内放置几周或一月,达到醒茶,去除杂味的目的。

2、将盖碗、紫砂壶等,用开水先烫洗一次(提升杯温),然后投入干茶,可适度摇香,然后慢慢注入开水,可快速出汤,将其倒掉。

润茶

润茶:明代以后,茶叶加工和饮用方法发生重大变化,由原先的蒸青团茶到散茶,从煮茶、点茶变成泡茶。

泡茶时必须先让茶叶浸润舒展开来,才能比较容易泡出味道。

尤其是紧压的普洱茶、包揉成粒的铁观音,冲泡过的朋友应该能体会到,想用水一下子冲开是有困难的。

先用水(100℃沸水),倒入盖碗1/3少量的水,盖碗盖碗盖子,旋转盖碗,让茶叶充分接触,待茶叶浸润后,再继续注水,第一泡可以多停留些时间。

这样就比较容易冲出茶味,控制浸泡程度了。如此,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使茶叶香气物质更好地散发。

所有茶都需要洗茶?

好多朋友,茶非洗不能喝也,细嫩的红黄绿白茶也要狠狠洗一遍,精华尽失。

其实,正常情况下来说,茶叶基本上是不用洗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古代茶叶生产工艺、设备落后,杂物难免,所以自有洗茶一说,现如今,茶叶生产已经相当卫生、干净,且具备无尘能力,因此不需要洗茶;

2、茶叶本身物质丰富,第一泡也是含有丰富物质的,且风味独特,不容错过。

3、如购买的正常茶叶,品质优良,洗茶自然是浪费,如购买的三无茶叶,或品质较差,洗茶也是徒劳。

4、对于一些老茶、陈年茶饼,紧压茶等,可以适度洗茶一次,这样更容易焕发茶叶的活力。

5、如一些招待的场合,洗茶还是有必要的,毕竟客人很在乎。

所以,洗茶没有必然性,一般可以不洗,实在要洗茶,也没有什么错,快速出汤即可。

最后,我们再来说;

洗茶、醒茶、润茶,

洗茶,就是泡茶前的清洁工作,就是将茶叶的第一泡倒掉,但就目前的而言,洗茶基本上作用不大。

醒茶在现如今也叫做润茶,就是泡茶时,将茶叶的活力激发,使得茶叶苏醒过来,从而得到更好的滋味、香气。

醒茶是泡茶的一个过程,与洗茶有区别的,两者在主要目的上是有区别的。

洗重点在清洗、洗净,而醒茶重点在激发茶叶活性;前者茶汤基本上是要倒掉的,而后者是泡茶时的一个连续过程,醒茶后直接出汤、品饮即可。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情侣分手后的伤感说说带图片

    1、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2、我没有很刻意的去想念你,因为我知道,遇到了就应该感恩,路过了就需要释怀。我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间,想起...

    说说查看全文>>
  • 形容心情烦躁的歇后语

    1、林黛玉葬花——情悲意冷2、狗腿子进村——四邻不安3、六月间喝冰水——寒心4、捏着鼻子潜水底&mdas...

    歇后语查看全文>>
  • 汽车平衡杆胶套异响是什么问题?

    汽车平衡杆胶套异响,大多数原因是因为胶套老化导致的,需要到维修店更换新的了:1、平衡杆胶套的作用是固定平衡杆,如果平衡杆胶套坏了,会影响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如前轮行驶和制动距离长...

    问答查看全文>>
  • 汽车十年后多长时间审验

    十年后,十年到十五年之间,每年审验一次;十五年以后,每半年审验一次。车辆年检需要的证件:车辆的行驶证,有效的交强保险单,车主的身份证。另外,还需要提前清理车辆的所有违章记录。车...

    问答查看全文>>
  • 教师办公室励志名言

    1、用快乐的音符,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2、微笑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3、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4、用心做事,珍惜每天,以诚待人,知足常...

    名言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