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正山小种红茶的功效与作用

人气:350 ℃/2023-12-19 08:04:41

正山小种红茶的功效为利尿去疲,提神醒脑,生津解渴,温暖肠胃,还可以缓解脂肪,补充身体所需能量,起到加快代谢,增进食欲的好处,同时能让思维反应更加敏锐,具有抵抗衰老,增强记忆,清热燥湿的作用。

正山小种红茶的功效与作用:

1、提神消疲

正山小种富含*********类物质,可以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2、养胃护胃

正山小种是一种经过发酵的红茶,它的茶多酚含量不高,平时饮用不会对胃部产生伤害,它的叶黄素含量比较高,平时冲泡饮用时加入一些牛奶和糖,不但能改善口感,还能消炎,也能保护胃黏膜,能起到养胃护胃的重要作用,对人类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3、延缓衰老

正山小种这种茶叶中含有多种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它们能提高人类心脏功效,也能减少人体内氧化反应的发生,能清理身体内的自由基,可以减少多种衰老症状的发生。

4、帮助消化

正山小种红茶可以去油腻、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日常饮食感到油腻和胃胀的时候,多喝正山小种红茶,可以减少油腻,促进消化,有助于身体健康。

正山小种红茶的冲泡方法:

1、茶具选择

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玻璃、塑料。冲泡红茶,我们一般选用瓷器,乳白色的最好。盖碗、茶壶、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口感顺滑。

2、水的选择

泡正山红茶的水要用含钙镁低的“软水”。泉水最佳(含钙和镁化合物最少,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纯净水次之。

3、投茶量

根据容器的大小,不同茶的特点、客人的人数、客人的喜好来控制。

一般到容器的三分之一,不能超过一半,茶质嫩的相对茶质老的,同样的客人,多投一点。投茶量要适中,切勿过量,一来口感不好,二来浪费。

过少,滋味不足,如若发现自己投茶量少了,茶味淡了,要相对注水少一点,保持茶的口感,但水还是要盖过茶叶。

4、水量

注水一定要盖过茶叶,茶量多了,注水相对要多,茶量少了,注水相对减少,避免过浓或者有水味。

5、水温

正山小种红茶可以用100℃来冲泡,但是为了口感更好,一般采用80℃——85℃来冲泡。冲泡茶叶的水一定要煮沸腾了,在等它冷却到所需要的温度。

6、注水方法

(1)水流大小:柔和细水流注入、稳重中水流注入、阳刚较大水流注入。

(2)注水方式:定点注入、沿杯壁转圈注入,直接淋茶叶注入。

(3)水温较低的、茶质嫩的、想追求鲜甜口感、追求偏淡口感的,可采用柔和细水注入,然后快出汤。

(4)水温较高、茶质较老、想追求茶味重的口感、想茶色浓的,可采用稳重中水注入,阳刚较大水流注入。

注水方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水温高的,不能直接淋在茶叶上,更不能往茶叶中部注水,这样会破坏茶叶冲泡出来的口感。

一般采用定点注入,沿杯壁转圈注入。

7、出汤时间

一般要求快出汤,保持1-5秒。如果想口感强烈一点,可浸泡时间长一点,具体还是要看喝茶人的喜好。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最新抖音个性签名

    最新抖音个性签名有哪些?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01)、我乖可以,你要一直陪着我。(02)、哥的长相出乎你的想象,男人活出自己高傲的气质。(03)、和你相聚的日子,仿佛戏剧一般...

    生活查看全文>>
  • 汽车爆缸了怎么办?

    汽车爆缸了的处理方法就是直接更换新的发动机:1、因为爆缸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以下就是造成爆缸的原因;2、第一是发动机冷却效果差,使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比原来设计的更能承受温度;3...

    问答查看全文>>
  • 多肉大和锦怎么繁殖,大和锦怎么出侧芽

    由于多肉大和锦很少长处侧枝,这让很多花友除了叶插法之外,都不知道多肉大和锦怎么繁殖了。枝插法与砍头扦插都是需要长出侧芽的,而大和锦怎么出侧芽呢?除了自然长出侧芽之外,砍头扦插的...

    养花查看全文>>
  • 思念天堂父亲的句子说说心情短语(怀念父亲最经典的短语)

    1、父亲走了十年了音容笑貌依然如昔深深根植于我的脑海之中。您走了却把思念和回忆留给了您的小女儿。父亲您感觉到了吗我想您!2、父亲的呼吸还弥漫着弥漫着生活的里里外外!一山一水都凝...

    说说查看全文>>
  • 国学大师刘一秒语录

    1、现在培养人的速度已赶不上社会组合的速度了!2、凡是在乎老板小恩小惠的员工,都是一般员工。3、凡是想把人生问题都解决完的人,都是不成熟的人!4、一个人能用很多人的智慧他必定会...

    语录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