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银壶怎么选

人气:495 ℃/2023-11-28 08:57:12

银壶的挑选一般要看壶口、水孔、壶嘴等方面。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银壶煮水,能使水质变软变薄,有很好的软水效应。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的柔薄爽滑犹如丝绢。

银壶的挑选:

1、壶口;

为便于置放茶叶及夹取茶渣,壶口直径不宜小于3.5厘米,即可伸进并拢的双指。若是嵌盖式壶口,堰圈部分不能在壶口内侧形成突出的一圈,否则不利于往渣、涮壶。为加大壶口与壶嘴的高度差,避免倒茶时水从壶口先出,可将壶嘴方的壶口上扬,并做一块挡水板。

2、水孔;

茶壶的水孔有单孔、网状孔和蜂窝孔三种。一般小壶为单孔,易被浸泡后的叶底堵塞,使流的出水不畅,尤以喇叭状小孔为甚,冲泡时需常用茶针疏通,故其流为直形。网状孔可以直接制坯而成,亦可在单孔外加金属网,避免叶底进流堵塞,但仍易为单片叶底粘住,出现水流不畅。最佳水孔为蜂窝状,即将水孔处制成一半球状,向壶身内突出,凸面上面满蜂窝状小孔,即使有单片叶粘着,也只是盖住了一部分小孔,又因是凸面,很快会滑落,不易堵塞,但制作难度较大。

3、壶嘴;

要求出水顺畅、流速适中、水注成线,特别是断水要良好,即斟好茶后,壶嘴的水能马上回落,不会沿流的外壁滴于杯外。断水功能与壶盖是否密封有关,选购时应注水试用。

4、壶把;

作为壶的提握部位,壶把的重心十分关键。冲满水的茶壶靠手腕提握,位置不对则未斟茶时已洒出茶水。前文已述,侧提壶之三同等原则应牢牢记住。从把的外形来看,固定的提梁壶把,必须加大梁的高度和宽度,使掀盖、置茶、往渣方便,但斟茶时又显笨拙,可改用活动壶把,则可扬长避短。一般多用侧提壶,泡茶时操纵方便,姿态优雅。

5、壶形;

壶形的种类很多,同类壶的大小、高低与直径的比例、装饰花纹等千变万化。壶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泡茶时的动态美观,方便实用的壶用来得心应手,更增添了一份泡茶技艺的美感。在泡茶之前,可专门用一段时间用于赏具,如举行茶会时,首先由各茶人彼此观摩茶具,从每人所备之茶具的风格,可想见其人的文化 层次、个人修养、茶艺造诣等等。所以,在选择壶形时,应摒弃华而不实的装饰,以质朴取胜。

银壶的辨别:

1、看颜色:

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

2、掂重量:

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做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属其它金属。

3、查硬度:

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

4、听声韵:

纯银饰品掷地有声,无弹力,声响为卟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且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朗逸怎么样优点缺点咋样?

    朗逸的优点缺点有:1、外观,动力方面非常喜欢并且带t的车真的适合跑高速及快速路,提车是去成都提的,提车时加了360块钱开回自己的四线小县城,300公里回到城里上下班开了两天,一...

    问答查看全文>>
  • 眼罩冰袋的使用方法

    眼罩冰袋怎么用?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眼罩冰袋的使用方法,一起跟着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1、将冰袋放入冰箱冷藏室预冷半小时左右,如果需要热敷就放在热水里泡一会。2、取出后放入眼...

    生活查看全文>>
  • 新款逸动怎么样?

    新款长安逸动车质量还算不错,故障率也不高:1、新长安逸动搭载的这款发动机,采用了长安完全自主研发的BLUECORE技术,所谓BLUECORE,集合了汽油缸内直喷、稀薄燃烧等高效...

    问答查看全文>>
  • 奥迪e挡怎么切换成d挡?

    奥迪e挡切换成d挡的方法:e挡是经济模式,调到其他驾驶模式即可切换成d挡。在e挡模式下,油门灵敏度会降低,尤其在低速行驶时或者市区行驶的时候可以降低油耗。在d挡模式下,可以选择...

    问答查看全文>>
  • 奥德赛的车身什么材质

    奥德赛的车身是高强度钢板材质,奥德赛用的是0.8到1.2厚度的高强度钢,由于高强度钢特性拥有开裂性和质地不均性,所以在使用前要改变金属流动并降低摩擦,否则会提升部件的报废率。高...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