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评茶太专业?给普通人的识茶方法

人气:211 ℃/2023-09-26 22:26:14

评茶是一门专业的技术活,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真没必要。识茶需要长期的经验,大量的样本,无法速成。但是总有一些一般规律,可以让你用排除法过滤掉太多干扰,在更规范的样本里学习和比较。

开汤前

1.看干茶(整体)

条索整齐,色泽匀整,无过多碎末杂质的为上;粗细不一,色差明显的为下,并且有拼配之嫌。

2.看干茶(个体)

条索紧结,油润光泽,色泽自然的为上;条索粗散,暗哑无光,色泽过于鲜艳,或者特别干枯没有活力的为下。色泽是个难点,很多以次充好的茶看上去比真正的好茶要光鲜;

以西湖龙井为例,冒牌茶都是碧绿生青,弹眼落睛的,倒是正品黄绿相间,不甚起眼。不过仔细分辨,正品的色泽自然悦目,冒牌茶过于鲜艳,感觉不自然。

3.闻干香

香气纯正,穿透力强的为上;有异杂味儿,香气飘忽的为下。

但是,并不是好茶都会很香,尤其是陈年老茶,干茶也许闻不到香气。这里就要区分香气淡和香气飘忽否定的区别了。简单说,它可以不香,但不可以香得乱。

开汤了

1.看杯盖

如果是用盖碗泡,洗茶的时候注意看浮沫,浮沫少,很快散去,杯盖上基本没有杂质的为上;浮沫多而不散,杯盖上残留较多杂质的为下。好茶在整个制作和仓储过程中都被认真对待,这个道理很通吧。

2.闻杯盖

首先要热嗅时没有令人不悦的气味,外加香气浓郁纯正,冷却后挂壁持久为上;热嗅有酸、涩、焦等异味,香气芜杂,不持久者为下。

品饮中

1.嘬茶入口

茶汤的滋味丰富多彩,难以一一描述清楚,但有一点共通的是:茶与水的融合度越高越好。借用茶友的口头禅“这茶让水变得好喝了”,这是最简单却也是最难达到的要求。这口茶汤如果真正愉悦了你,它必然不差!

2.回味

茶汤下喉,对茶的真正考验才开始。入喉顺畅,香韵在口腔与鼻腔中停留时间长,舌面或口腔生津回甘强烈的为上;入喉有毛刺感,香气不如茶汤在口中时强烈,舌面发涩,嘴里好像有一层塑料薄膜的粘腻感,这种茶汤必然有诸多问题,比如原料等级粗老,或者制作工艺不到位,或者仓储湿热等等。

3.看汤色

澄净透明的为上;混浊不清的为下。具体要要看茶,有的茶茶毫丰富,看起来像是浑浊,其实是优质茶的体现,分清是茶毫还是杂质。

4.看汤色变化

如果冲泡手法正常,那么整个品饮过程中汤色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茶叶的品级了。全程汤色稳定,渐渐变淡的为上;几道之后滑坡厉害,非常不耐泡的为下。

对于茶汤品质有急速改变的,要小心“靠工艺拉升原料品级”的可能性。

品饮后

看叶底:叶底如女人的皮肤,藏不住秘密。这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今天只讲几点最简单的。

1.柔韧性

好的叶底要舒张自然,柔软而有弹性过于僵硬或者过于娇嫩都不算上品。用手轻轻揉捻,不容易揉烂的比一捏就碎的好。

2.颜色均匀

一眼望去叶底呈统一的颜色,没有明显的深浅的为上;斑驳相间,或深或浅,就要小心了。叶张中如果有灼伤红斑的,制作工艺不够好。乌龙茶的“绿叶红镶边”也必须是匀整自然的,叶张之间不会有太大差异。

3.有光泽

将叶底控去水分后自然晾放几分钟,迅速失水表面干燥的一定不如始终保持油润的叶底。这和皮肤的锁水能力异曲同工。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斯柯达速派和现代索纳塔的区别是什么?

    斯柯达速派和现代索纳塔的区别:1、内饰不同:斯柯达速派的内饰具有科技感,车内金属的饰条搭配钢琴烤漆的中控台;而现代索纳塔的内饰设计与外观设计都较简约。2、配置不同:斯柯达速派配...

    问答查看全文>>
  • 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补漆笔补漆

    汽车车漆的划痕很小,非常细微,不值当的去喷漆补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补漆笔补漆。补漆笔的优点就是可以即时进行表面处理,减轻划痕印记,使表面划痕看不出来。遮盖痕迹以后,也可以...

    问答查看全文>>
  • 汽车底盘四大系统

    底盘上的四大系统有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相信这四大系统车友们都比较熟悉,并且每天开车时也都会使用。汽车的行驶系统主要是由车轮,悬架,车桥组成的。汽车的转向系统...

    问答查看全文>>
  • 江淮帅铃保养灯怎么消除

    保养灯消除是无法自行消除的,是需要到品牌售后服务部门通过检测电脑来进行消除,在消除之后,车辆在行驶5000km后,保养灯会重新亮起,提醒机动车驾驶人对机动车辆进行保养,只有正常...

    问答查看全文>>
  • 汽车钣金喷漆要多久取车?

    汽车钣金喷漆要两三天左右取车的:1、钣金喷漆,也就是俗称的“钣喷”,当车辆发生碰撞后,车身肯定会有划痕,更严重的是出现变形;2、而钣金就是将车辆碰撞变形的地方,进行整形修复。喷...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5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