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由器入茶,领悟生活美学

人气:102 ℃/2023-05-28 21:47:39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作为孕育和盛载茶的器具,茶具是我们鉴赏和品饮茶汤的媒介,“器具精洁,茶愈为之生色”,因此茶器茶具对茶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茶具”与“茶器”

古时,“茶具”与“茶器”是两个含义截然不同的词汇,分类相异。然而,随着饮茶方式的逐渐演变,两者的指称及功能皆合二为一,主要都指饮茶用具。

因现代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茶器(茶具)处于种类丰富、制作创意层出不穷的繁盛阶段。

茶器之道

茶有茶道,器亦当体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中体现和完成了,茶器道与实用并重之目的,器物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水和茶叶,而是道与用的体现。

由器开始,从器入茶,再从茶领悟生活美学。

“器皿很简单,本不复杂,简单的东西才能传达美的本质在里面,万物之间有关联,并且这种关联越简单越美妙。”

茶器精讲

茶壶

茶壶是茶具的中心,壶的大小、泥料、形制等亦关系到茶汤的香气和韵味。明代对壶器主张以小为贵,“壶小则味不涣散,香不躲搁”。

壶承

壶承本来的功用是为了保证席面的整洁干爽,承接淋壶的热水。

淋壶的目的是为壶加温,以泡出茶的精美真味,需要高温冲泡的茶叶,才用得上淋壶,此时须选用深腹的茶船,以便承接淋壶的热水。

使用深腹的壶承泡茶时,要记得随手倒掉淋过壶的热水,不要把茶壶久浸在已经冷却的凉水之中,否则,不但使壶温下降,泡不出美味的茶汤,而且日久之后壶身会产生上下两截色泽。

品茗杯

使用不同质地、颜色、形状、大小、高低、厚薄的品茗杯来品茶,茶汤会呈现出不同的气质,有时差距大得令人惊讶。

但不论什么茶,若以好的杯子来品饮,茶汤的香气、汤色、滋味,都会更加细致、丰富而迷人。

使用建水紫陶品茗杯喝茶,对茶汤的纯度、甜度、滑度都有明显提升。

杯托

杯托,古称盏托。杯托的用途主要在于防止烫手,同时也有卫生上的考量,为了避免直接触到杯缘,茶主人以杯托的方式奉茶给客人,较为妥当,也显得雅致。

选购杯托的重点是:杯托的比例要与杯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相称;杯托的设计应该要顺手好拿。如果杯托本身过大、过小、过于低平,茶杯放在上面就不太稳定,也就不是理想的杯托。

茶罐

茶罐,用以贮藏茶叶的容器。选购茶罐,要注意它的功能性,尽量选择口径较大的茶罐,以避免在面对较蓬松的茶叶时,不好取用,造成茶叶碎断。

建水紫陶茶罐不上釉,也从不刻意的在盖口做密封处理,所以建水紫陶茶罐是

具有透气性的。而且建水紫陶茶罐的泥料非常细腻、目数很高,为单气孔结构。用于存放茶叶,不仅可以隔离异味、防潮,还能锁住茶叶香气,防止茶叶变味。然而,又因为它的透气性,使得后发酵茶在茶罐里能够得到最适合的转化条件。因此我们说:建水紫陶茶罐是最佳的存茶利器。

茶器之美

邂逅一赏心器具,忙里偷闲中,品上一两口清浅淡雅;于无数的制陶人之手,准确地接过心与灵的巧思;于触觉与视觉之间,清晰地体悟天地人的自然与匠心。

“美,没有快捷方式,必须漫步。所有擦肩而过的气味,都可以丰富你的生命。”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南怀瑾佛学语录

    1、提得起,放得下,才有资格学佛;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就可以成佛。说般若境界,一切万缘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一切善法。做到了一切提得起,修一切福德,福德不是世间上的福报喔...

    语录查看全文>>
  • 众泰5008二手车值得买么?

    众泰5008二手车车况好的话还是值得买的:1、买二手车,既不是看年份,也不是看公里数,而是看车况。对车价的影响也是主要看年份跟车况,公里数会略微有些影响,但不大;2、先来看看这...

    问答查看全文>>
  • 汽车动力转向故障灯亮咋办?

    造成转向助力报警灯亮起的原因有很多,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如何解决助力转向故障:1、动力转向系统中含有大量空气,导致汽车转向异常;2、转向液压管路中有异物造成转向泵流量控制阀卡滞;3...

    问答查看全文>>
  • 年会朋友圈文案 开年会的朋友圈说说文案

    1、在新的一年里,祝愿大家:脑筋天天急转弯,提高业绩有办法。事业步步上台阶,赚取钞票有绝招。同舟共济齐奋进,再创美好新时代。2、过去的辉煌不容忘记,美好的明天需要奋斗,新的一年...

    说说查看全文>>
  • 转向器轴承是什么?

    汽车转向器的价格:1、转向机的价格一般需要三四百吧。具体多少你去店里看看,因为不同地区收费会有一些差异;2、汽车转向器又名转向机、方向机,它是汽车转向系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